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北汽反腐风暴难掩产品空心化,王昊的“越野世家”保卫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易车 时间:2025-08-22 10:16:48

2025年8月初,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挥动“价格屠刀”,官方直降7-8万元,起售价拉至12万元区间,引发老车主集体控诉“官方背刺”。但这番以价换量的挣扎,反而暴露了北汽更深层的溃败——BJ80在5月创下月销仅1台的惊人纪录,BJ60混动版月销亦不足200台。曾被誉为“国产大G”的BJ80,产品力全面落后于时代,配置老旧、品控崩塌,二手车商见到便摆手拒收。

北汽腐败沉疴难除,7月底设备动力部原部长张春生被查,揭开了生产体系监管漏洞的冰山一角。 BJ60充电冒烟、BJ30动力受限等质量问题频发,车主论坛投诉堆积如山。董事长王昊一面铁腕反腐,一面在社交媒体高强度“营业”,粉丝从508涨至3万,却未能扭转“售后服务推诿”“提车周期过长”的口碑崩塌。

王昊提出的“五大焕新”战略与BJ40增程版车机卡顿、倒车影像延迟的现实形成尖锐讽刺。 当坦克、豹5等竞品在混动赛道狂奔,北汽却仍守着十年前的燃油动力套路。降价救不了北汽,反腐亦难填品控窟窿,王昊的“越野世家保卫战”,更像是一场节节败退的溃退。

价格暴降,北京越野的绝望自救与车主背叛

2025年8月的这波降价风暴,让北京越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BJ40燃油版打着“12万价格、50万性能”的惊世口号横空出世,看似开启所谓的“越野平权”时代,实则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老车主们的沉重背刺。

二手车市场迅速反应。一辆仅行驶1万多公里的2024款BJ40,新车价格曾高达23.9万元,如今二手车报价已暴跌至13万元,贬值幅度令人咋舌。北京地区的二手车商透露,BJ40系列不到一年掉价8-9万元已成常态,两年以上车型甚至跌破五折。

这已经不是商业策略,而是绝望下的自救。然而这种透支品牌忠诚度的做法,正在引发严重后果。“毛病多、服务差、贬值快”,这三大问题如同三座大山,压得老车主们喘不过气来,也让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残酷现实,月销1台背后的产品力全面塌方

BJ80的产品力已经全面落后于时代。座舱内,8.8英寸中控屏嵌在厚重的塑料中控台里,倒车影像模糊得像打了马赛克。语音控制只有顶配勉强搭载,真皮座椅的菱形缝线努力营造豪华感,却被旋钮式空调开关和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键拉回2015年。

动力系统更是BJ80的致命伤。在新能源硬派越野渗透率飙至41%的2024年,BJ80仍守着纯燃油动力:2.3T+6AT、3.0T+8AT。3.0T V6发动机参数调校保守,最大功率仅208千瓦(280马力),与竞争对手相比差距明显。

品控问题让BJ80雪上加霜。车主论坛里爆震、异响、漏水的投诉帖堆积如山,二手车商见到BJ80就摆手——35万新车两年残值跌破20万,几乎成为行业共识。一位车主苦笑:“这哪是家用车?分明是工地专用工具车”。

反腐风暴,北汽研发体系的历史沉疴与贪腐遗产

北汽的产品空心化问题并非一日之寒。2019年,北汽研究院就曾陷入 scandal ,被曝光存在“假”自主研发的问题。

当时一篇长达11页的举报信在网上热传,称北汽研究总院副职领导孔某严重违纪,图文并茂地罗列了其几大罪状,包括乱搞男女关系、涉嫌权色交易、严重违纪等。

举报信中还明确表示,涉事领导孔某将所有大项目的供应商都指定为清华系公司,并要求供应商为其长期包房,还指使下属为其洗钱,更是明目张胆向布展供应商要回扣。

这种研发体系的腐败和管理混乱,直接导致了北汽自主研发能力的空心化。业内人士皆知北汽自主研发纯属“假大空”,尤其是在自主研发发动机方面更是堪称国内三流水平。

王昊亮相,80后掌舵人的革新姿态与现实困境

面对如此困境,1982年出生的王昊在2025年3月13日出任北汽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成为北汽集团体系内的少壮派代表人物。

王昊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新打法试图改变北京越野的局面。他率先开通视频号、抖音号加速触网,与用户“面对面交流”。在视频中,王昊以“北京汽车首席产品体验官”的身份出镜,更在评论区积极回应消费者的疑问和反馈的问题。

王昊还推动成立了“用户体验直通专班”——用户反馈的问题可以直达研发、生产、销售服务部门负责人,重要问题启动“战时机制”,通过“顶格推进”模式,力争缩短决策周期,加快问题解决。

五大焕新,战略宏图与落地困境的强烈反差

在2025年6月的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王昊系统阐述了北京越野以“产品技术焕新、用户关系焕新、产业链角色焕新、沟通方式焕新、服务价值焕新”为核心的“五大焕新”战略。

王昊开宗明义地指出:“焕新,绝非空谈,它是我们向自我开刀、力求蜕变的坚定信念!”他承诺北京越野将构建全域越野产品矩阵,以“专业越野、泛越野、新能源越野”的三维产品矩阵,覆盖所有越野场景。

更重要的是,王昊宣布北京越野将“一增到底”引领技术革命,坚定不移地走增程技术之路,全系推广增程技术,推动增程式越野从“小众之选”成为“主流趋势”。

然而,这些战略宏图面临严峻的落地困境。BJ80月销1台的残酷现实,与王昊描绘的美好愿景形成鲜明对比。技术转型的迟缓使得战略承诺与实际产品能力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品质困局,用户体验与信任崩塌的恶性循环

王昊强调:“用户,是北京越野的生命之源,变革的核心!”但BJ40增程版车主面临的实际问题与这一承诺形成鲜明对比。

车机卡顿、倒车影像反应慢成为普遍投诉。一位四川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反映,BJ40增程版车机不好用卡顿明显,倒车影像反应慢等问题,引发了其他刚提车不久车主的认同。

更有车主直接投诉传感器质量问题要求赔偿。类似问题在车主日常使用中不断累积,形成了对产品品质的质疑。许多北京越野老车主在面对BJ40增程版这样新车型时,保持慎重态度。

提车时间过长也成为投诉焦点。许多用户反馈BJ40增程提车需等待一个月以上时间,厂家并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法,引发很多车主投诉。这对于月销量不到4000辆的车型,实在有些不应该,也因此流失很多潜在用户。

前路迷茫,越野世家的生死突围与时代脱节

北京越野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同门师弟BJ60柴油版+48V轻混做到8.7L油耗,WLTC认证一贴,销量立涨三成。技术是现成的,生产线也是空闲的,可BJ80柴油版吆喝两年连张预告图都没有。

隔壁BJ40的增程混动已进化到第二代,BJ80却连车机系统都没更新过。这种技术应用的明显不平衡,反映出北汽内部资源分配的混乱和战略重点的模糊。

王昊为北京越野规划了未来三年推出10款新品的计划,但在BJ80这样的旗舰产品都无法获得技术升级的情况下,这些规划的可信度令人质疑。

市场上,北京越野不仅被长城坦克大幅甩在后面,更是在燃油市场竞争中份额逐步减少。根据销售数据,BJ40燃油版5月份销量甚至被上市仅一年多的212T01超越。这意味着北京越野“老字号”的品牌护城河形同虚设。

写在最后

BJ80的残值率已经跌至惊人的水平:2020款3.0T顶配新车落地42万,3年车龄二手车商只给18到20万(保值率43%)。有车主挂出去3到6个月都没人要,市场已经用脚投票。

产线上工人们早已转向BJ40混动版。库房里滞销的BJ80零件开始调往维修车间,售后主管叹气:“新车卖不动,事故车却越来越多,婚庆公司司机总把它当真G级去豁”。

王昊的“五大焕新”战略和社交媒体活跃度,未能触及北汽腐败沉疴与研发空心化的核心问题。没有彻底的技术革新和品质革命,月销1台的BJ80只会成为北京越野品牌的墓志铭——这不是保卫战,而是一场缓慢的葬礼。


标签: 北京越野BJ40 北京越野北京越野BJ40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