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不会造车的东风风行,何必做困兽之争?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佳 易车 时间:2025-08-15 12:13:56

央企背书,对有些品牌来说是加持,对有些品牌来说则是羞辱。

根据某汽车平台公布的销量数据,今年7月份,共有6款产品在售的东风风行,全系月销量仅为4029台。6款产品中,月销超过1000台的仅有两款,分别是月销1748台的星海S7和月销1308台的菱智。

如此差劲的月销表现,并非偶然。今年4、5、6月份,东风风行的月销量分别为2764台、4268台和5731台。和缺少爆款产品的品牌不同的是,东风风行甚至连一台市场表现合格的产品都没有。

于有些品牌而言,自身的销量反而是央企背景的绝佳注释;可对东风风行而言,央企背景则是其糟糕表现的绝杀和讽刺。

对于任何一个有责任且又保持理智的品牌来说,此刻都应该关起门来静心思考,为何自己连一款平庸的产品都拿不出来,而不是继续蒙着眼广撒网。

东风风行,显然不是有责任且有理智的品牌。因为,7月份月销仅489台的风行星海V9,迎来了和老款同样平庸的新款车型——星海V9越享系列。

样样通,样样松

8月11日,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开启了预售,预售价为19.99万元。价格层面,星海V9越享系列目前和前款(19.99—27.99万元)保持一致。

东风风行对星海V9越享系列预售价的制定,是存在矛盾的。因为,按照官方的宣传,星海V9越享系列是“20万以内唯一中大型插混MPV”,而且品牌多次用“同级唯一”这样的字眼去强调星海V9越享系列的产品力。很显然,东风风行有意为星海V9越享系列打造出性价比优势。

(风行星海V9越享版)

(前款风行星海V9)

又要性价比优势,预售价却和前款车型起售价保持一致,意欲何为?19.99万元的确算20万以内,但仅100元的差距,很难说不存在打擦边球的嫌疑。

消费者最喜闻乐见的性价比,是低价高质;其次,才是平价高质。最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则是降价减配。那么,星海V9越享系列是否至少做到了平价高质?

答案恐怕并不是肯定的。

譬如,在MPV品类至关重要的空间体验层面,官方称星海V9越享系列有3018mm超长轴距,并且提到车内空间有效利用率高达85.2%。

首先,前款产品的轴距也是3018mm;同级别竞品中,同样能用低于20完价格买到的传祺M8,轴距是3000mm。和对手之间18mm的轴距差异,能带来多少实际的体验优势?

除了能给东风风行本身带来纸面参数的优越感,恐怕不能让用户的实际空间体验优越到哪里去。

再譬如,东风风行强调,星海V9越享版配备了同级唯一可4/6下沉放平的第三排座椅。按照官方的说法,第三排折叠后,后备箱容积有2616L;如果坐满7人,后备箱容积则有593L。

我们同样以传祺M8作对比。传祺M8同样支持后排座椅4/6放倒,但传祺M8的用词则严谨很多,“放倒”而非“放平”;传祺M8的行李箱容积是516L(第三排不放倒)。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星海V9越享系列的空间变换能力并无优势,严格来说也并不能做到品牌所说的放“平”。至于不足80L的后备箱优势,大家不妨试着思考一下,在轴距没有明显优势、车长比传祺M8多了162mm的情况下,后备箱小有优势岂非情理之中?

如此一来,东风风行为何又宣传产品的空间利用率?自相矛盾。

再者,官方宣传星海V9越享系列全车高强度钢占比超70%。安全性,属实是硬夸了。起售价不足4万元的宏光MINI EV全车高强度钢占比就达到了74.8%,但该车向来以不够安全著称。而那些对安全性有追求的产品,譬如一汽大众ID.系列,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占比则超过了80%。

那么,星海V9越享系列超过70%且并不言明具体数字的高强度钢占比,真的能代表整车安全性优秀么?

包括品牌宣称的“二排独立座椅同级唯一支持左右滑动”功能,是为了后面家人舒适需要,同样经不起细品。这项功能有没有实际必要性?如果有,和第三排乘客的舒适度又有何关联?

反复强调“同级唯一”,表面看起来星海V9越享版简直要“血洗”20万MPV市场了。然而定睛一看,不过是参数的微调、配置的缝合。

不会造车,更不会卖车

MPV应该具备的舒适度,星海V9越享版没有优势;东风风行认为的“燃油车的价格,新能源的体验”,也未必能让星海V9越享版在一众燃油MPV中脱颖而出。

越享版所搭载的,是马赫双擎混动系统。而前款星海V9,采用的也是PHEV动力,只不过,入门级车型的纯电和综合续航分别为100km、1200km。其余车型的纯电和综合续航则分别为200km、1300km。

星海V9越享版,则直接承袭了纯电200km、综合续航1300km的表现。关键表现的相似性,意味着完全可以将星海V9越享版看作一个老款产品降价后的产物,而非一个技术进化后诞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新车。

这就会带来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关键配置和表现高度相似的老款车型,上市一年多,销量在初期将将超过1000台后,便迅速滑落并长期维持在三位数;新瓶装旧酒的星海V9越享版,换了个名字,就能大获成功吗?

MPV目标客群不会认可旧款星海V9,同样也不会为星海V9越享版买单。当旧款车型已经用20万左右的价格以及插混身份面世,且市场表现差劲的时候,东风风行就应该明白,所谓的低价+插混,根本不足以吸引目标客群。

不反思,把价格调低,然后继续卖。东风风行的做法,不仅暴露出品牌在产品塑造维度的能力低下,更暴露出品牌在营销和销售维度的惰性。

早在去年4月份,东风风行就发布了风行星海序列,同时期星海V9便开启了预售。去年9月份,星海S7上市,并且分别在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2月份、4月、7月多次推出关键配置和实际体验无甚差别的改款新车。除了所增加的增程式车型,星海S7和星海V9一样,名为改款,实为无脑向前冲。

在销售层面,东风风行的策略或许就是没有策略。一旦头脑退居二线,四肢便会占领高地——跟风,就完事了。

写在最后

曾经,东风风行官宣品牌的战略目标是三年内实现100%电动化,五年内停产燃油车,还要在2025年成为中国年轻人喜欢的新能源主流品牌。

但是从包括星海V9、星海S7以及星海V9越享版来看,产品的平庸程度属实无法和战略目标的宏伟程度产生匹配。

屡次用“对手思维”,即对手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超过对手才是目的,来造车的东风风行,忘记了消费者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的主人。

产品是要消费者来使用和检验的,不是用来超过对手的;目标是用来实现给消费者看的,而不是讲给领导听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 星海V9 东风风行星海V9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