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赛道进入“零和博弈”阶段,多数品牌仍困在“以价换量”的泥潭。8月11日,岚图汽车黄金工厂单日产量突破600台,创历史新高。为满足不断增多的订单需求,岚图黄金与云峰工厂协同生产,火力全开,正为持续的销量增长提供强力生产保障。
岚图汽车继续保持向上发展势头,刚刚过去的7月,单月交付达12135辆,同比增长102%,1-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68263辆,同比增长88%。
其中,岚图梦想家与岚图FREE+组成的“双爆款”矩阵,让岚图在MPV与混动SUV两大细分市场同时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更关键的是,8月至年底,岚图知音、岚图追光L、岚图泰山(代号)三款新品将密集投放,形成“2+3”产品大年。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品牌采用“单点爆款”路径,即一款车打天下,但2025年的竞争规则已经改变。具体来看,细分赛道颗粒度越来越细,MPV、混动SUV、纯电轿车用户需求高度分化,价格战导致单车利润骤减,必须靠“矩阵作战”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经过市场验证,岚图用梦想家和FREE+的双爆款证明了“势能共振”的可能性。在产品层面,岚图梦想家凭借智能、安全、舒适上的全方位产品优势,在MPV销量榜持续领先。6月、7月皆稳居新能源MPV销量榜首,每卖出3台高端MPV,就有1台岚图梦想家。
同时,岚图FREE+上市半个月即闯入30万元级混动SUV销量前三,实现冲击细分市场TOP 3的产品目标,上市即爆款。
两款车在不同赛道,都形成了“技术高墙”,得益于岚图全栈自研的岚海动力、天元智架、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技术,被反复验证、反复提及,最终在消费者心中沉淀出“岚图=高阶技术普惠者”的标签。
目前,岚图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涵盖平台架构、“三电”系统、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等领域,截至2025年5月,岚图汽车已累计布局专利4737件,累计授权1418件,其中发明专利布局4009件,占比达84.63%,专利增速位于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前列。
更为重要的是,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形成“联合定义产品”的协同模式,形成了岚图汽车“合作为翼”“互补共生”的全新技术逻辑。
从“补全矩阵”到“定义标准”岚图汽车五年推出五款车型,产品推出的节奏契合岚图自身发展特色,成就了其体系化效率的“快”。当行业深陷“内卷”焦虑,岚图以央企战略定力构建起独特竞争力。
8月13日预售的岚图知音,定位“25万级华为最强纯电SUV”的家用车型,以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为核心武器,承载着岚图不断向上、向好冲击的使命。
同时,岚图追光L与岚图泰山(代号)年内发布,随着这些强势产品的持续推出,下半年岚图有望爆发出更强发展势能。
按照目前产品推出节奏,传统车企一年一款车,新势力一年两款车,岚图选择在6个月内连推3款全新产品,而三款新品覆盖纯电、混动品类,然而这种密集投放绝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用户场景的精准卡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竞争对手还在用“期货”模式吊用户胃口时,岚图用“现货”思维抢占心智,这是央企体系效率革命的胜利。
按照汽车产业发展规律,车企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终极竞争,是“情感信任”的竞争。岚图过去三年完成了“技术信任”的原始积累,下一步必须把“技术语言”翻译成“用户语言”,对此岚图专心做了三件事。
1. 把用户当“合伙人”,FREE+的升级投入超过5亿元,覆盖1366项产品功能优化,如副驾女王腿托、后排小桌板;
2. 把发布会当“家庭聚会”,2025用户之夜上,岚图没有讲参数,而是让车主讲“带着全家自驾318”的故事,把技术参数转化为“幸福场景”;
3. 把服务当“长期主义”,针对梦想家商务用户推出“CEO时间”服务(机场免费泊车+车内会议模式),把产品价值延伸到用户的时间价值。
总而言之,当“技术信任”与“情感信任”叠加,品牌势能不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开岚图=更高效的移动生活解决方案”。
用“体系冗余”对抗“内卷”如今,当多数品牌在价格红海中内卷,岚图选择了一条可持续的道路,以体系效率对冲市场波动,以技术定力穿越竞争周期。单日600台产能背后,是生产追着订单跑的场景,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制胜”向“体系制胜”跃迁的关键信号。岚图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技术、效率与战略定力叠加的必然结果。当岚图知音、岚图追光L与岚图泰山接连登场,这家“慢公司”积蓄的势能,或将重构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权力版图。
参照目前新能源行业流行“all in”文化,例如all in智驾、all in快充、all in出海。但岚图作为央企,选择了一条更“保守”的路径,用体系冗余对抗不确定性。
岚图在价格战最激烈的阶段,仍能保持毛利为正,避免“以价换量”损伤品牌。这种“冗余”不是浪费,而是高端市场必需的“安全边际”——当竞争对手因现金流断裂被迫退出时,岚图能用技术迭代+服务升级完成“收割”。
中国新能源市场正在经历“从功能竞争到情感竞争、从单点竞争到体系竞争”的范式转移。岚图的启示在于,销量突破只是品牌势能的“第一曲线”,真正的“第二曲线”是用户情感与标准定义权。
央企身份不是枷锁,而是“长期主义”的护身符,即当行业陷入内卷时,体系效率与资本耐心会成为终极壁垒。
2025的“产品大年”只是开始,岚图的终极目标是用“技术普惠”打破豪华品牌溢价,让“高端新能源=岚图”成为用户不假思索的选择。在岚图身上,我们看到一家“慢公司”如何用“快增长”验证了一个反常识逻辑,真正的品牌势能,不是声量有多大,而是当用户需要一辆高端新能源车时,能否第一时间想到你。
现在的岚图,正在无限接近这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