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玻尿酸女王”大刀阔斧改革,华熙生物业绩回暖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达摩财经 时间:2025-08-28 00:27:44


出品达摩财经

8月26日,华熙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滑19.5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扣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45%。不过财报中华熙生物花了大篇幅阐述内部改革,认为创始人赵燕掀起的这场改革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从业务角度来看,上半年,华熙生物原料、医疗终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产品三大业务的营收均有所下滑。其中营收占比最高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产品下滑幅度最大,上半年营收为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原料、医疗终端业务的收入降幅分别为0.58%、9.44%。

导致华熙生物半年度利润下滑的原因,除了业务因素外,还包括计提信用减值、资产减值以及人事优化。半年报显示,华熙生物二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及资产减值损失4837万元,“组织架构升级”产生管理费用2900万元。

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后,华熙生物的业绩呈现出边际回暖的趋势。今年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83亿元,环比增长9.74%;归母净利润1.19亿元,环比增长16.67%。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为20.89%。

华熙生物表示,这是2024年一季度以来,公司单季度净利润率首度同比上升。

8月27日,华熙生物股价跌2.25%至56.87元/股,总市值约为274亿元。年内,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1.93%.

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在风光时市值曾经高达千亿,但自2021年起华熙生物股价开始走下坡路,2023年和2024年利润也是连续两年下滑,其内部管理问题也随之暴露,2024年出现了夸迪枝繁繁事件。

2025年3月,创始人赵燕重回业务一线,对公司经营理念、业务方向和人才组织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刚一回归,赵燕就宣布厉行“反腐”,要求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

华熙生物还在半年报中称,公司彻底摒弃了外聘“职业操盘手”的模式,选择创业型人才走向管理岗位。2025年内将持续优化团队结构、提升人效。半年报中还特别提及,因组织架构升级带来了2900万管理费用,影响了短期损益。

从结果上看,华熙生物的管理层出现了大换血。自年初以来,华熙生物原首席科学家郭学平,业务副总裁樊媛、邹松岩先后离任。徐桂欣、栾依峥两位原副总经理的职务被调整为业务副总裁,不再属于高管序列。

同时,华熙生物财务总监汪卉获任董事、副总经理,同为财务出身的陈玉鑫、于静也升任董事。负责公司供应链业务的相茂功获任副总经理。

可以看出,加强财务管控与供应链管理,成为赵燕回归业务一线后华熙生物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华熙生物的员工数量也出现了缩水。半年报显示,华熙生物目前有研发人员902人,占总员工的23.37%,以此计算公司总员工数量约为3860人。而2024年末,公司员工数量为4444人,半年内公司员工数量减少了约584人。

除人事问题外,发展战略问题也是华熙生物重点改革的方向。

在品宣方面,华熙生物大幅压缩了以销售额为指标的投放动作,并调整了相关考评体系,推动品牌传播从规模导向转型效益导向。具体而言,公司停止了基于价格促销的投流,转而选择在小红书、微信等平台上与客户进行交流。

同时,为了巩固玻尿酸的市场地位,华熙生物也开始对“透明质酸过气论”等说法进行反击。此前,华熙生物在官方公众号上多次发文,反驳重组胶原蛋白取代玻尿酸的观点,论战中还牵涉到了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

华熙生物也对公司的研发方向进行了重新梳理,上半年的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了88个,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原料、医疗终端业务上。

业务战略进行调整后,华熙生物销售费用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时为8.08亿元,同比下降31.44%。研发费用则有所增长,上半年为2.31亿元,增幅为15.25%。

华熙生物二季度计提的减值损失中,超4000万元均来自存货中的库存商品。长期以来,华熙生物的存货规模庞大,2024年底时存货账面余额为12.48亿元,占总资产的14.41%。至今年6月末,公司的存货账面余额降至11.6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也降至13.63%。华熙生物表示,第二季度,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21天,环比减少了约70天,呈现边际优化趋势。

•END•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