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那个指路的App,准备为你量身定制一个黄金周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雪豹财经社 时间:2025-09-19 12:25:55



作者 | 于米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刘恒最近把手机里的高德地图App挪了个位置,放在了最顺手的首页右下角。

长久以来,高德地图App一直被他归置在“交通”文件夹,跟携程旅行、铁路12306、航旅纵横挤在一个分类里。对他而言,高德更多是一个工具,一个在必要时才会打开的“指路人”。

9月10日,高德发布“扫街榜”,这是一个基于用户真实导航、到店等行为数据生成的线下服务榜单。出于好奇,刘恒尝鲜试用了一番,他被榜单上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小店吸引,准备退出时,又在首页中间“更多工具”里逛了逛,猛然发现,原来这个用了多年的“指路”App,早已悄悄蜕变成一座蕴藏着无数宝藏的新大陆。

上线第一天,和刘恒一样被高德扫街榜吸引的用户,超过了4000万人。他们开始按图索骥地寻找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宝藏小店。而在这场“扫街”之旅中,他们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认识了高德地图App。

被更多人看见的烟火小店

在中国的城市肌理里,真正构成日常风味的往往不是高楼林立的大商圈,而是藏在街角的烟火小店。它们或许只有三五张桌子,却能端出锅气十足的家常菜;它们的装修简陋,却常常承载着一个城市最真实的味道。

但长期以来,这些小店缺少足够的曝光渠道。一些平台虽然能让部分店铺“出圈”,但往往集中在话题性、流量性较强的餐厅,更多默默经营的街头小店仍旧沉没在庞大的城市信息流中。

高德扫街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10亿人用脚投票”的榜单。

凭借高成本的地图业务,高德打下了一座不容忽视的流量富矿。据QuestMobile数据,高德地图7月的平均DAU达到1.86亿,沉淀了数以亿计的搜索、导航、收藏、打卡等消费者行为数据。

高德扫街榜的排名依据主要基于两个维度:一是用户的真实行为,包括导航数、搜索数、到达数、收藏数等行为数据,以及地域分布、导航里程、专程前往、达人等级等用户特征;二是高信用用户的评价,芝麻信用高的用户评价权重会更高。

扫街榜的生成核心逻辑,并非靠广告投放或者网红探店,而是主要依赖于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每一次导航、每一次到店、每一次停留。这种基于真实数据的指引,让以往那些可能因为位置偏僻、缺乏宣传而鲜为人知的宝藏小店,开始被更多食客看见。



目前在北京市烟火小店榜上,热度值排名第一的,是一家位于南草场街的小店。从外观上看,这家名为“洪福亮酒家”的街边小店毫不起眼,甚至稍显破旧,但用餐高峰期,门口的小板凳上总是坐满了等候用餐的食客。

自从登上了烟火小店榜榜首,洪福亮酒家的生意更胜从前。“现在来的人更多了。”店老板老洪说。

在北京市Top10烟火小店里,除了洪福亮酒家,还有万红路羊汤烧饼店、锅儿挑、缪家婆包子铺(成贤街店)、老姑娘保定驴肉火烧等,这些往日里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宝藏小馆,或许只有周边居民和老饕才知晓。

如今,在高德扫街榜上,随着热度值的上升,这些烟火小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食客看见,不少人专程驱车前往。距离、装修,甚至服务都不是问题,要的就是地道的口味和十足的锅气。它不是一个“网红打卡”的滤镜世界,而是一个真正能帮助用户找到“好吃”的指南。

高德扫街榜上线第一周,上榜烟火小店流量增长了187%。许多此前籍籍无名的小馆子,因为进入榜单而迎来新的客流高峰。



“周末跟着榜单吃了两家,果然没有失望。”刘恒说。

从评论区来看,循榜单而去的客人们感受大多如此。用户分享的不再是浮夸的滤镜照,而是真材实料:现炒现做、价格亲民、充满烟火气。这些小馆子普遍没有富丽堂皇的装修,一些小店的门脸已显破旧,和门口食客们暂时停放的豪车形成鲜明反差,常常引得不明就里的路人侧目。但这些小店自有一套做饭做菜的绝活儿,总能令食客们惊艳。

也有口味不合、失望而返的,他们留下的差评同样被如实展示。

在高德扫街榜中,用户的评价会被打标签,包括:现场拍摄、现场评论、导航后评价、到达后评价,一目了然,基于位置信息和行为轨迹的标签,最大限度保证了评论的可信。这也是高德CEO郭宁在9月10日的发布会上,试图向外界呈现的高德扫街榜最重要的特质:真实。

当然,作为一个“榜龄”尚浅的新产品,高德扫街榜也并非完美无缺。

比如:收录的小店数量还不够多、密度不够高。也有用户反馈,交通便利、停车方便的商家在上榜评选中更占优势。小红书上,还有用户吐槽高德扫街榜“差点意思,没有精准到‘菜’”。

不过,高德听劝的态度为自己拉了不少好感。

扫街榜上线之初,有用户反馈不支持按距离筛选,无法搜索附近的上榜餐馆。高德在48小时内就新增了“距离筛选”、“区县筛选”功能,“附近好店”也火速上线,甚至在轮播区致谢提建议的用户,并表示将从每期反馈用户中选一位送出500元打车券。

在吐槽“没有菜品榜”的帖子下面,高德扫街榜官方下场回复:“收到,必须听,马上安排!”

这种听劝的姿态本身,也强化了用户与高德之间的互动感。用户不仅是榜单的浏览者,更是榜单的塑造者。

不只是导航

与刘恒的体验转折点类似,正是从扫街榜开始,家住上海静安区的孙乐意识到,那个曾经只在驾车时打开的App,正在逐渐变成一个理解自己日常需求的“生活伴侣”。

按照高德扫街榜的推荐,尝试了几家烟火小店之后,孙乐赞不绝口,“没有水军刷分的榜单就是好。”他感慨。

这份好感很快被“迁移”到了高德的其他功能中,“最近使用”一栏里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多:秒送、电影、号卡充值、送药上门,孙乐一一尝试过去。以往,高德于他,意味着导航+打车,现在他开始重新认识高德,App图标中的蓝色纸飞机似乎有了温度。

不过,孙乐最常用的功能,仍集中在出行领域。他发现,高德早已实现了出行全场景、全链路的覆盖。从基础的自驾导航、公交地铁、打车,到酒店预订、机票火车票购买、景点推荐,再到扫街榜发布后的线下本地生活发现能力,高德早已从一份地理意义上的地图,进化为连接线上线下、包罗万象的“生活服务地图”。

当一个个功能密集地连成线、织成网后,借助AI能力加持,高德也具备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一站式出行攻略的能力。

“以前做攻略,至少在3、4个平台间频繁切换,现在一个App就能搞定。”孙乐对此很满意。举个例子,他在高德地图App里搜索“成都三日游”,高德不只是提供景点位置,而是能基于用户的偏好,自动规划路线——上午参观武侯祠,步行到锦里午餐,再乘地铁直达宽窄巷子,傍晚推荐附近的热门小吃。

高德的本地生活战略,并非单打独斗,而是深度融入了阿里集团的整体战略。这种生态协同,为高德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也为其在本地生活赛道上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最早深耕本地生活领域的巨头,高德的母公司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长期投入,无论是餐饮、酒店、票务等核心场景的数字化渗透,还是支付、物流、即时配送等底层能力的建设,阿里用十余年时间织就了一张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为高德地图提供了系统级的支撑。饿了么、飞猪、口碑的生态资源,都是高德能够调动的底层能力。

换句话说,高德缺少的并不是数据和功能,而是一个能与用户心智建立联系的窗口。

扫街榜恰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它让用户在吃饭这样最常见的场景里,第一次意识到高德已经不只是导航工具,而是一个可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平台。扫街榜所带起的流量和讨论热度,让更多用户主动揭开了高德的“隐藏功能”,刷新了大众对高德的认知。

这背后也折射出本地生活服务的一个趋势:从“流量争夺”到“场景渗透”。

当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阶段,单纯的广告和推荐已难以打动用户。唯有基于真实需求、真实行为的数据服务,才能构建长期信任。

高德的黄金周

对于高德来说,扫街榜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考验,是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

中国的十一假期,是全球罕见的大规模集中出行场景。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去年十一国内出游人次超过7亿,旅游收入逾7000亿元。交通、餐饮、住宿、景区门票、娱乐消费在短短七天集中爆发,对于任何一家能够切入其中的平台,都是一个巨大的用户增长机会和赢得口碑的绝佳场景。

高德已经在为这个十一积攒能量。

在高德扫街榜的“城市指南”中,目前上线了300多条热门Citywalk“宝藏路线”,覆盖29座城市。显然,高德扫街榜希望打造的,不仅是一份美食榜单,更是生活榜单,涵盖旅游出行、潮流生活、文化艺术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

只有这样,高德才能真正展示出自己的内功。高德的底气在于,它覆盖了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包括超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以及近5万个景区。

高德已经准备太久了。如果以高德地图在2009年上线App为起点,从专业地图到生活向导,这条路高德至少已经走了16年。

为了打穿十一黄金周的各个出行消费场景,高德也努力了多年。

2022年,高德地图启动“十一出行节”活动,通过抽奖等形式增强用户互动;次年升级活动规模,启动“2023全民出行节”,与生态伙伴合作,拿出2亿元真金白银做消费补贴,覆盖火车票/机票、景区门票、酒店、美食等场景。2024年,高德再度加码,联合酒店、旅游、大交通、美食等百大行业生态伙伴,将补贴升级至百亿。

2025年的高德,或许真正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周”。

接下来,高德将发放2亿打车补贴、9.5亿消费券,这对于有出行计划的消费者也是利好。

距离十一节前两周左右,刘恒基本敲定了行程,家人也很满意。

他计划好了,机票和民宿在高德上订;到了目的地,租车、景区导航和门票、加油之类的都交给高德;美食就按照扫街榜来寻,要到本地人爱去的地方品尝当地特色菜。“这个假期,就让高德来导航我的黄金周吧。”

结语

十六年来,高德地图始终被视作专业的导航工具。但今天,它正在尝试扮演一个更复杂的角色:不仅告诉用户如何抵达目的地,还试图参与到“目的地之前的选择”中。

通过扫街榜,它帮助用户发现城市的烟火小店;通过全链路功能,它连接出行、餐饮、住宿的生活服务;通过AI和大数据,它为用户规划假期的行程和路线。

我们总以为,地图的终点是目的地。但高德告诉我们,地图的终点,其实是生活。

地图的终极意义,从来不只是缩短人与目的地的距离,而是让人们在一次次出发和抵达之间,重新认识城市、重新感受生活。

这个十一,高德带来的,不再只是一次次的导航规划,而是一段属于每个人的生活体验。

封面AI 制图

END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