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0日,OpenAI首席财务官萨拉·弗里尔(Sarah Fria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未来有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这是OpenAI高管首次公开表达上市的可能性。7月,OpenAI首次实现单月收入破10亿美元,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算力始终不够用。萨拉·弗里尔表示,OpenAI正在考虑未来是否可以帮助其他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所需的数据中心和实体基础设施,这项新的收入来源或可部分抵消OpenAI所面临的巨大成本。
或是史上估值最高IPO项目之一
当地时间周三,萨拉·弗里尔对外证实,该公司正在考虑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这是该公司高管首次就公开上市的可能性发表直接声明。
OpenAI成立于2015年,一直保持着私营状态,目前已经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以来,OpenAI规模迅速膨胀。而随着公司规模快速扩大,OpenAI内部围绕治理和长期可持续性的讨论越来越多。
此前,Open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已经暗示过最终IPO的想法,并指出这种转变可能需要领导层的改变。萨姆·阿尔特曼当时暗示,一旦公司进入上市结构,他可能不再是最适合领导公司的人选。这凸显了让一家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公开市场的期望保持一致的复杂性。在进行这些讨论的同时,OpenAI一直在为未来的IPO做结构性准备。
最近,OpenAI被传出正准备以5000亿美元的公司估值出售约60亿美元的员工股票。如果未来OpenAI真的成功IPO,该公司的IPO估值甚至将超过美国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公司的IPO市值,使OpenAI成为有史以来进入公开市场的估值最高的私营科技公司之一。
事实上,最近许多科技公司IPO的市值都低于1000亿美元,但目前,OpenAI和SpaceX的非上市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当前科技独角兽企业在私募阶段就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市值水平,体现出初创公司估值格局的重大转变。3月,OpenAI以3000亿美元估值完成了一笔400亿美元的融资,创下私营科技公司有史以来最大一笔融资。
尽管已经做出了战略和财务准备,但OpenAI并没有对外公布潜在IPO的明确时间表。该公司声称,将继续专注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使命,同时顺应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公司的结构变化,利益相关者将密切关注其长期战略方向的进一步发展。
月度营收创新高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OpenAI营收预计将增长3倍,达到116亿美元。今年3月,OpenAI称其年经常性收入已达到100亿美元。就在周三的采访中,萨拉·弗里尔也证实,OpenAI的单月营收已经在7月首次迈过了10亿美元的大关。
作为当前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的厂商,OpenAI的营收也要远高于其他厂商。在此前的报道中,曾有外媒提到马斯克创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今年营收将达到5亿美元。OpenAI上月的营收达到10亿美元,就相当于xAI今年预期营收的两倍。
考虑到OpenAI已有可观且稳定的用户群体,加之他们在持续推出能力更强的产品,用户也还在不断增加,因而他们的营收在7月份达到10亿美元后,后续预计会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增加,下半年余下5个月的月度营收,也就有望保持在10亿美元之上。OpenAI下半年的月度营收若都在10亿美元之上,下半年的营收就将超过60亿美元,他们的全年的营收,也就有望如此前预期的那样达到116亿美元。
此外,OpenAI正在考虑未来是否可以帮助其他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所需的数据中心和实体基础设施。这项潜在服务可能会成为一条新的收入来源,部分抵消OpenAI所面临的巨大成本。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OpenAI积累了关于如何设计和建立能优化AI运算的数据中心的专业知识。现在,公司认为有机会将这项专业能力转化为新的增长机会。同时,该公司也希望能更直接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流程,而不仅仅依赖第三方供应商。萨拉·弗里尔表示:“如果我们只是向别人采购,那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技术知识产权交给了他们,因为他们会通过我们学会如何搭建AI基础设施。”
过去,OpenAI主要依靠包括微软和甲骨文在内的合作伙伴来分担数据中心建设的成本。现在,公司也看到银行和私募股权公司开始“上桌参与”,通过债务融资来支持其基础设施项目,萨拉·弗里尔表示。
算力始终不够用
OpenAI的增长势头似乎没有停止的迹象。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萨姆·阿尔特曼上周表示,“我们确信,我们的需求会持续增长,我们的模型训练需求也会持续增长,而且我们愿意在进展发生前就投入比任何公司都多的钱”。
萨拉·弗里尔还对媒体表示,尽管公司在营收上不断突破新里程碑,但仍面临来自AI算力需求的持续压力:“现在对GPU和算力的需求极其旺盛。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算力始终不够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推出了‘星际之门’,以及为什么我们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她表示,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必须扩大合作,以分散风险、提升供应能力。她提到OpenAI正在和Oracle、CoreWeave等公司合作建设数据中心,但也强调微软仍然深度参与其中。“微软将在未来多年都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之间在知识产权方面也紧密相连。别忘了,微软的AI产品是建立在OpenAI技术之上的。”
微软是OpenAI早期的最大金主之一,从2019年起一直持续不断投资OpenAI。公开资料显示,微软至今对OpenAI的投资已达到130亿美元。作为回报,微软与OpenAI实现了技术上的高度绑定。微软取得通过Azure云服务独家销售OpenAI软件工具的权利,以及优先使用该公司技术的特权。同时,微软也成为OpenAI的唯一算力提供商。
然而,近期这两家公司合作关系却出现了裂痕。一方面,OpenAI一直在寻找减少对微软依赖的方法。据报道,该公司正计划增加Alphabet的谷歌云服务,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计算能力需求。与此同时,微软也一直寻求减少对OpenAI技术的依赖。
不过,萨拉·弗里尔在采访中提到,由于共享知识产权,微软仍然是OpenAI的关键合作伙伴。随着OpenAI继续扩展其AI能力和基础设施,这种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