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菱星光S 2025款正式上市,插混和纯电共六款车型。这次改款把重点放在了家庭用户日常用车的几个关键环节上:空间怎么更实用,补能如何更高效,能耗能不能再压一压,开起来是否足够安心。现在下定还能享置换、金融和充电等实用权益,整体门槛也控制得比较友好。看得出,它没打算靠花哨配置吸引眼球,而是想把“家用”这件事做得再扎实一点。
空间设计:实用导向的细节打磨
五菱星光S的轴距达到2800mm,属于同级偏上水平。后排腿部空间标称985mm,坐垫长度525mm,配合最大127°的靠背调节角度,在长途乘坐中能提供不错的支撑性。座椅压力分布经过中汽中心测试验证,贴合度较好,长时间乘坐不易疲劳。

储物方面,全车设有23处储物空间,包括复式扶手箱、门板隐藏格等,日常收纳便利。后备厢标准容积525L,可通过隔板调节扩展至610L;放倒后排座椅后可达1768L,装载能力接近中型SUV水准。厂家提出的“五座满员”“单座放倒”“双人观景”等使用场景划分,反映出对家庭出行多样性的考量。
这种空间布局没有追求极致数据,但在功能性和灵活性上做了平衡,更贴近真实家庭用车需求。
动力与补能:务实的技术路径插混版提供60km和130km两种纯电续航版本(NEDC工况),其中130km高功率旗舰型搭载1.5T发动机+160kW电机组合,系统综合功率表现优于同价位多数竞品。发动机热效率标称43.2%,属于当前主流偏上水平。

纯电版配备2C快充技术,30%-80%充电时间约20分钟,官方称充电15分钟可补充200km续航。该技术适配250A电流的主流公共桩,兼容性较强,减少了“快充不快”的尴尬。不过实际充电效率仍受电网负荷、电池温度等因素影响,尤其在冬季或高峰时段会有衰减。
底盘结构采用前麦弗逊+后E型多连杆独立悬挂,曾在中汽夏测中通过70℃高温沙地测试,反馈较为扎实。这一设定兼顾城市道路舒适性与非铺装路面通过能力,适合有轻度户外出行需求的家庭。
车身结构采用六环笼式高强钢设计,高强度钢占比82.5%,关键部位使用1500MPa热成型钢。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侧气帘长度达1794mm,覆盖范围较广。
电池安全方面,延续“神炼电池”技术路线,强调通过多项超国标测试,包括行业首例“多面五针刺”实验。BMS系统实现端云协同监控,官方提及五菱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超300万辆,未发生自燃事故——这一数据虽需第三方验证,但反映出其在电池管理上的长期积累。
智能驾驶部分,顶配车型可选装灵眸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包含21个传感器,支持0-130km/h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拨杆变道、自动泊车及跨层记忆泊车等功能。高速领航辅助不依赖高精地图,适用性更广。不过该功能为选装配置,意味着多数入门车型并不具备完整智能驾驶能力。
车机系统搭载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AI语音助手,响应速度较快,支持8种方言及多地口音识别。内置旅游规划、用车百科等场景化服务,功能性较强。15.6英寸中控屏预装高德地图、QQ音乐等常用应用,支持多种手机互联方式。
插混车型亏电油耗标称为3.9L/100km(NEDC),中汽夏测在45℃高温环境下实测为4.0L/100km。按当前油价计算,每公里燃油成本确实在0.3元以内。纯电版CLTC续航510km,满足一周通勤基本无需充电。插混版本综合续航超过1100km,具备一定跨省出行能力。
车辆在风阻控制(Cd 0.277)和空调能耗优化上做了工程改进,如双层流自动变频空调可降低约20%能耗。漆面采用8涂层工艺,厚度提升20%,理论上可减少小剐蹭后的补漆频率,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五菱星光S 2025款并未追求参数堆砌或概念包装,而是将资源集中在空间利用率、能耗控制、基础安全和家庭场景适配等实际维度。它不强调性能爆发或豪华感营造,而是试图在有限成本内,把日常使用的可靠性、便利性和经济性做到稳定输出。
对于注重实用性、有固定充电条件或经常城际出行的家庭用户来说,这款车提供了一个结构清晰、逻辑务实的选择。它的价值不在于某一项突出亮点,而在于各项能力之间没有明显短板。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句话背后,其实是对大众出行需求的持续观察与快速响应。星光S 2025款延续的正是这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