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爆款的逻辑很简单:以市场为导向,用户为中心,掌握用户的痛点,并把用户痛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吉利银河A7正式上市后,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这样说道。
近期上市银河A7上市后短短27分钟,新车订单突破10000辆,创下2025年混动家轿销售新纪录。
银河A7能够在27分钟内狂揽万辆订单值得业界研究和探讨,要知道吉利银河A7瞄准的10万级混动家轿无疑是最卷的市场,向来是各家车企的必争之地。
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数据显示,选择购买10万元至20万元汽车的消费者占比最高,达到43.8%。良好的市场前景之下,这一细分市场迅速成为红海,更加适合消费者日常用车的混动车市场也被各家车企加码投入,传统车企、合资车企还有新势力车企纷纷推出混动新车型,并且卷里程、卷油耗、卷价格,迅速地瓜分这个大蛋糕。
从整个银河品牌的大盘来看,今年1月至7月累计销量达到了64.3万辆,其中7月单月销量达9.5万辆,同比暴增237%。以及旗下产品几乎款款爆款,银河E5、星愿、星耀8等等,哪一个单挑出来都成绩斐然。
银河A7正是吉利银河出一款爆一款的“神话”的延续者。
不打无准备之仗
“吉利银河既然要做智能精品车的引领者,(10万元级家轿)这个最大的细分市场,我们一定要进入。”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如是说。
的确,这个市场虽然内卷加剧,但机会始终存在。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国内插电混合动力车型零售销量达149.7万辆,同比增长25.2%。以混动车型售卖为主的秦L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超过13万辆,同比增速约648%。这些数据,都意味着混动家轿市场远未饱和,吉利银河A7就是为此而来。
但这场仗要打赢、打得漂亮,吉利银河A7这款产品非常关键。很多人都觉得,吉利银河A7就该瞄着比亚迪来打,但这样的理解其实是很不到位的,那些吉利银河推出的各个细分市场里的爆款车型,哪一个是靠纯模仿或超越某个具体竞品才实现颠覆的?
“我们没有和对手对比,我们始终走自己的路。”吉利整车研究院院长易新宇说道,吉利银河A7需要继续回归产品本身,聚焦用户需求,目标是成为这个细分市场里的颠覆者,为此,吉利已经做足了准备。
在多次市场和用户调研后,吉利空间不够大、纯电续航里程短是细分市场的两大用户痛点。作为后来者,吉利银河A7以2845mm的越级轴距来解决空间问题,其轴距已经超过燃油汽车时代畅销的B级车凯美瑞、雅阁,即便是1米85以上的用户坐进去,空间冗余也非常充分。
其实拉长尺寸并不难,难的是后续如何平衡重量、油耗、节能各个方面,在把轴距锁定在2845mm这个数值上时,吉利银河其实是主动给自己增加了能耗方面的挑战,而这本身就是用户十分关注的痛点需求,做不到匹敌同级的低能耗,情有可原,但做到了就是颠覆。
吉利银河A7做到了,油耗达到2L级,这个油耗适用任何人的任何开法。
这一成绩基于星睿AI云动力2.0,范峻毅表示,这套系统在AI的加持下,能够越用越长久,越用越聪明。这其实本质上还是基于吉利汽车长期在AI领域的布局和投入,才能突破传统节油模式,实现能耗质的跨越。
除了解决空间、能耗难题,吉利银河A7在安全、智能等方面也都是围绕用户痛点打造的。绞尽脑汁去思考用户什么需求,怎么解决用户需求,是吉利银河一直在做的事情。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这样好的产品必须够快让用户体验上。范峻毅表示,如果展厅、经销商店没有现车,他们宁愿暂时不上市。为的就是有充足的产能储备,快速的交付用户,保证用户有一个好的用车体验。
所以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上,吉利银河A7为何有信心打赢这场仗?这个信心就来自于全面而充分的准备。
为什么颠覆者是吉利银河?
吉利银河A7上市首日大定破万,这个公开数据已经再次印证了吉利银河的爆款法则。在其他车企还在为塑造爆款头疼的时候,为什么吉利银河能够打这么多场胜仗,而且每个产品都有比较持久的强大生命力?除了上面所讲的在用户产品需求上的钻研,其实还有协同发展的能力。
比如说,把研发和销售绑定在一起。传统模式是“研发管研发,销售管销售”,这会导致研发与销售各管各的,出了问题就矛头互指,这种模式作用下的产品,在内卷的市场中往往不够打。
所以在两年之前吉利银河品牌成立的时候,内部就明确了研发与营销要深度绑定在一起。
“吉利银河从成立开始,我和范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立之前,就想着这个产品如何能够打动用户,范总给我提很多要求。我的想法是,只要你敢提,我们就想办法做到。”易新宇透露,在吉利银河A7还是一张图的时候,所属研发部门的他就和销售部门商量这个车应该怎么卖,应该怎么样打动用户,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他们需要快速做出调整。
这样一种研发与销售捆绑的做法,让吉利银河创造的每一款产品都能技术贴合用户需求,而不会出现产品与市场需求割裂的情况,成功性也大大提高。
又比如,吉利通过协同各品牌资源,实现产品在安全、智能、性能等各个维度的突破。“从研发角度来说,多个品牌之间的协同,意味着更多融合、更多协作、更多升华、更多去理解用户。”易新宇如是说。
如今这一种协同策略已经被吉利汽车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自去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表《台州宣言》之后,吉利汽车一直坚持聚焦整合、资源协同。例如吉利银河的Flyme Auto,吉利品牌和领克品牌也在用,而吉利银河也可以使用其他品牌的优质资源,来实现产品技术的迅速迭代。
所以当我们看到如今的吉利银河不止是A7,能够实现全方位的产品力领先,销量个个拔尖的时候,要意识到这背后吉利在体系协同层面所做的改变和努力。
“为什么我们敢讲颠覆?如果你只是通过学习、对标,永远超不过别人,你必须从底层上一上来就得构建好一个框架和逻辑。”易新宇如是说。敢讲颠覆的因此只有吉利银河。
“今年后面几个月,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要过200万辆。很多人认为,银河能够做到200万辆,但200万辆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超过目标后还要继续向上。”定下200万辆年目标并没有让范峻毅和吉利银河止步。真正的颠覆者从不在既有的赛道追赶,而是重新定义赛道的边界。这种从产品定义到组织协同的体系化创新能力,才是吉利银河打出一场场胜仗的信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