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从防晒到降温,怎样的电车,才是真正的夏日舒爽利器?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佳 易车 时间:2025-08-12 18:14:28

“你看见我额头的汗没有?”

“我感觉坐上去,马上就要变烤肉了!”

……

在三十五六度的户外,专业汽车媒体二师兄玩车正在进行一场硬核测评——全新MG4、小米SU7、比亚迪海豚,三款售价区间横跨七到三十万级的电动车,谁在夏日更有“舒适发言权”?

通过三大关卡的测试,我帮大家写出了一份夏日选车参考!

第一关:谁的护甲更坚硬?

咱们买车,不仅要看“内骨骼”硬不硬,更要看车辆外部所披着的护甲防护能力几何。毕竟,汽车玻璃是我们在汽车上与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唯一一层防护措施。而这些来自太阳光里的辐射,也是极具杀伤力的。

在专业仪器的测试下,小米SU7的紫外线/红外线抵抗能力最强,全新MG4不遑多让,比亚迪海豚的数据则与前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参数差距,奥秘其实就在玻璃技术上。

先来说最强的SU7,这款车凭借着凭借三层镀银前挡、UV-IR涂层侧窗及双层镀银天幕,能将紫外线/红外线有效阻隔在车窗之外。看来,三十万的小米,真的是有贵的道理。

而十万级的海豚,则受限于成本,它只采用了当成钢化玻璃侧窗和双层夹胶前挡玻璃。有一说一,这就是十万级车型的常规水平。但好在比亚迪贴心的配备了物理遮阳帘,车内的实际体验还不算太晒。

至于预售价比海豚还便宜的全新MG4,真的有点不讲武德。这台车,前挡用上了双层镀银防晒玻璃,侧窗用上了UV-IR涂层防晒玻璃,后排的隐私玻璃和天幕遮阳帘,都是加分项。有一说一,这车真的不是对标三十万级的小米去打造的吗?

第二关: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如果你觉得车窗玻璃的防晒数据还不够有说服力,那么我们也有办法:把车摆在烈日下同时暴晒!晒它个两小时!晒它个又干又脆!

在分时段进行的暴晒升温测试中,海豚的升温是最快的。仅仅六十分钟左右,这款车的仪表台温度就飙升到了70度。而在此时,全新MG4和SU7车内核心区域温度都只是在缓慢上升。

在晒足两个小时后,海豚不仅仪表台温度维持在70度以上,足以煎鸡蛋;而且就连它的座椅区域最高也升温到了60度。

对比来看,SU7的表现仍然是最好的,这款车整体温度最低,座椅区域最高也就50度左右。当然,全新MG4的实力也不错,座椅区域最高温52度多,不会让你觉得很烫。

事实证明,质量好的玻璃,确实可以抵御夏日的炎热。其实除了玻璃外,车辆的内饰用料也比较关键。

咱就是说,海豚为啥升温那么快?除了玻璃用得常规外,它的内饰还使用了致密的PVC基材,容易出现热量堆积的问题。

而全新MG4通过仿麂皮材料和织物混纺材料,相当于在车辆里带来了“空气夹心层”,可以有效减少热量传导。

SU7的隔热功底也是如此,这款车用环保皮质+打孔设计降低了导热系数,在连续暴晒的情况下,其实也有助于减少内饰表面的热量。

第三关:谁的空调又快又稳?

当车辆在太阳底下暴晒三个小时后,打开车门就有热浪袭来。大家以后别花钱去桑拿房了,夏天在车里做个汗蒸还省钱……好了,玩笑开到这里。当车辆变成桑拿房时,我们同时打开三款车的空调,并且调到“极速降温模式”,看看谁的降温速度最快。

在打开空调十分钟之后,全新MG4和SU7其实已经把座舱大多数区域的温度降低到了38度到43度左右,而海豚仍然会超过50度。到这里,全新MG4/SU7和海豚的车内体感温度差异,就是“微微出汗”和“暴汗”的区别。

那么在15分钟以后,全新MG4的后排温度,率先降低到35度左右。此时你进入全新MG4的后排,其实已经不会觉得特别热了。

而在20分钟以后,SU7和海豚的温度才追赶上全新MG4打开空调15分钟时的温度。此时,全新MG4的车内部分区域温度只有31度多了。不得不说,全新MG4的空调确实给力。

另外再说一个小细节,在这三款车中,全新MG4与SU7支持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海豚缺席该功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的车在烈日里停了一下午,在下班前15分钟提前打开车辆的空调,这种幸福谁用谁知道。

结束语

其实通过三车在烈日下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汽车的隔热降温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玻璃、遮阳帘到座椅面料再到空调,每个环节都在对抗热量与太阳的辐射。在这三款车中,小米SU7作为售价最高的车型,的确很会堆料;而追求实用性的海豚,则还有提升空间。全新MG4这款车,是最让人惊喜的。因为当车企们还在狂卷续航的时候,上汽集团真正在帮大家打造好体验,这样的体验进化,也是电动时代造车进化的必修课。

标签: 海豚 比亚迪海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