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就看到一个专家提议建立普惠性养老金制度,他就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蔡昉。前段时间,他说应该建立一个无条件,不缴费,普惠性养老金制度。
![]()
我觉得说得太好了,普惠性养老金制度早就该建立了,现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为什么要建立普惠性养老金制度呢?我觉得至少有四点理由。
第一,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城镇职工和农民的养老金差距不可能缩小,反而会继续拉大。为什么呢?简单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现在农民人均养老金大概240元,如果基础养老金每年涨20元,5年也才涨100元。再看城镇职工,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3200元,即便是涨1%,平均涨幅也有32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那更不用比了,涨得就更多了。
城镇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基数太高了,随便涨一点,增加的金额都比农民养老金涨的多。除非农民基础养老金每年能涨50元以上,否则差距很难缩小,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
第二,农民收入低,很难交高的缴费档次。总有人说想拿高的养老金,就自己多交一点。说实话,有钱谁不愿意多交呢?
还有就是想交就能交吗?新农保在2009年才建立,那个时候很多农村人都过了60岁,想交都没办法交。城镇职工没交过的有视同缴费,同样可以拿不错的养老金,但农民朋友却没有。最开始只有几十块的养老补贴,现在涨到了100多元。
第三,很多农民朋友在老去,该享受一下最基本的养老生活了。现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1.2亿,还在快速的增加。这些农村老人为国家发展出过很多力,做过很多贡献。
现在年老了,不应该把他们忘记,养老金最少应该满足养老,而不是现在的一两百元。这批人在快速的老去,如果不能快速提升一下养老金,他们很多人恐怕就享受不到了。
第四,全球有约30-40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普惠性养老金制度,不只是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咱们完全有条件建立这样一个惠及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普惠性养老金制度。
有些人总喜欢拿公平说事,说农民朋友没有交养老保险,或者交的很少,凭什么又想拿更多的养老金。
![]()
![]()
说实话,这些人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视同缴费的事先不说,就说每年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人数最多的领取待遇的农民朋友,人均获得的补贴最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基金人均补贴是他们的好几倍。人人平等,那是不是补贴也应该一样。如果把这个补贴做到了平均,那农民养老金就能提升很多。
所以,建立普惠性养老金制度的资金来源,就可以以每年的财政补贴为基础,不管是60岁以上的农民,还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大家都可以拿到一份统一的养老金。根据2024年的补贴金额,可以算出来人均养老金大概500元。
![]()
然后再建立一个养老保险制度,让有能力的人去缴纳,这个才是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里也是不分工作类别,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去参保。
其实,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才是最合理,最公平,最普惠的。它既可以保证所有老人都有一份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能让有条件的老人,获得更优质的养老生活。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