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学期第一天,特斯拉再次给所有车企上了一课,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特斯拉中国官网突然宣布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至25.95万元,降幅达1万元。这款8月12日才正式上市的车型,创下了特斯拉中国市场新车上市后最快降价纪录,引发行业震动。
不过,好消息是特斯拉表示,调价后仍可享受现行各项销售政策,比如5年免息和8000元保险补贴。同时,官网更新前已下单,还未提车的用户,将自动享受差价返还。
特斯拉在短短20天内启动降价,看似突然实则暗藏深意。
从市场反馈来看,最直接的原因在于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订单未达预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新车上市后首周订单量约8000辆,仅为Model Y改款初期的60%。
这种市场遇冷可能与定价策略有关,26.95万元的售价较标准续航版高出3.4万元,虽然CLTC纯电续航从634km提升到830km,但未能形成足够的价格说服力。
另一个关键因素便是产能压力。上海超级工厂经过多轮扩建后,年产能已超过95万辆。随着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加入,特斯拉需要通过价格杠杆平衡各版本之间的产能分配。
有分析认为,此次降价可以看作是特斯拉对产品矩阵的动态优化,通过提升长续航版性价比来消化冗余产能。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20多万的价格区间,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需要和小米SU7、全新小鹏P7、极氪007、智己L6等车型正面竞争。而特斯拉此时降价,正是为了在之后的中秋、国庆购车旺季前抢占价格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出色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特斯拉二季度的毛利率为17.2%,虽然较去年同期的18%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行业高位。较高的毛利率使其具备快速调整价格的底气,也就是说,只要特斯拉想,完全不怕打价格战。
降价后的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性价比优势显著提升。
横向对比来看,小米SU7最大续航830公里;全新小鹏P7最大续航820公里;极氪007最大续航870公里;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830公里的续航里程处于第一梯队,但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续航达成率在同价位车型中几乎无出其右。
从Model 3的整个车系来看,降价后的长续航后轮驱动版比标准续航的后轮驱动版贵2.4万元,但续航增加196公里,电池从62.5度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变成78.4度LG三元锂,零百加速从6.1秒提升至5.2秒。
配置层面,该版本标配分段式全景天幕、15.4英寸中控屏、8英寸后排控制屏等核心配置,与全轮驱动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驱动形式和加速性能上。
从购车成本来看,叠加现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以及特斯拉提供的5年0息贷款方案,月供3000元左右,购车门槛进一步降低。
对于注重品牌力和三电系统的消费者来说,25.95万的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在同价位的综合优势开始凸显。即使和标准续航版相比,多花2.4万元带来的充电频次减少和时间节省,也能让更多用户选择该版本,承担Model 3车系的走量任务。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降价后,标准续航版(23.55万元)是否会跟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令不少网友纠结:应该选择现在下单还是做“等等党”?
从产品矩阵策略来看,当前两个版本2.4万元的价差已经形成合理梯度,短期内直接降价的可能性较低。根据以往的惯例,特斯拉通常会保持各版本间的价格间隔,以避免内部竞争蚕食销量。
但市场压力可能迫使特斯拉采取其它优惠形式。比如今年2月份,Model 3曾推出“8000元保险补贴+5年0息”的购车政策,实际让利幅度相当于降价1.2万元。此外,竞品的价格动向也是关键变量,随着传统购车旺季来临,如果同价位车型优惠持续加码,不排除标准续航版通过类似金融政策变相降价的可能。
特斯拉的价格,是跟着它的生产成本和市场订单量动态调整的,马斯克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维持高利润,而是用最低的价格,实现最大规模的普及。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闪电降价,本质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动态定价时代的缩影,小鹏、理想、蔚来也都这么做过。
与传统车企年度调价模式不同,特斯拉凭借垂直整合的供应链和直营模式,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成本变化快速调整价格策略。这种灵活性既是其竞争优势,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购车考量维度。
对于潜在购车用户来说,长续航版在25.95万元价位已具备较强竞争力。而标准续航版虽然短期内直接降价的可能性较低,但变相优惠政策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