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AI克隆奥运冠军带货,治乱象先要阻断其变现路径 | 封面评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8-19 20:21:25


蒋璟璟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婵宝,今天把老家的土鸡蛋分享给粉丝们尝尝……”据媒体报道,在互联网上,不少奥运冠军的“声音”突然开始推销农产品,知名演员的“声音”24小时不间断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这些以假乱真的AI克隆声音正成为部分自媒体博主的流量密码。利用AI模仿名人声音、形象进行直播带货,并不只有全红婵一个人“中招”,奥运冠军孙颖莎和王楚钦等也遭遇了同样的仿冒。(央视)

现如今,数字克隆人大体已经能够做到以假乱真,其对于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的仿拟还原度,较之上一阶段,又有了不小的进展。而与此同时,“AI克隆”相关操作的技术门槛、经济成本,却在大幅走低。理论上,利用免费的网络教程和开源软件,就能做出个大差不差的数字克隆人。置于这种大背景下,所谓“奥运冠军”带货土鸡蛋之类的骗局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当事人此前已专门澄清,可架不住一些偶然刷到“伪视频”的网友们,依旧不明就里地激情下单。

梳理这些案例,我们发现,此类AI数字克隆人圈套,与以往的“假冒名人”骗局,有着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账号名并没有仿冒,发布的视频作品中,“克隆人”才出镜带货。比如说,发布假全红婵卖鸡蛋视频的账号叫“我是小助理吖”,而发布假王楚钦、假孙颖莎卖货视频的账号叫“小兔真可爱”——这种操作手法,绕过了平台原有的“名人信息保护机制”。那套拦截“高仿号”的过滤机制,并不足以在前端拦下这种内中夹带式的“克隆人”,这带来了新的课题。

发布奥运冠军AI克隆人的诈骗账号,还有两个共性特点,一个是其“粉丝量”基本都很低,另一个其“发布作品”一般都是深夜档。由此,就牵出了一个更关键的追问:它们是怎么到达目标受众、是怎么转化为下单行为的?是因为加上了“全红婵”“王楚钦”“孙颖莎”的标签而被系统加权推荐,又或是使用了付费投流服务?厘清了其“突防”的手法,平台自然也就能针对性补漏,彻底斩断其传播链条了。

此类账号很多都是“打一枪换个马甲”,游击性、隐蔽性极强。当下,比较可行的治理思路,其实是要瓦解此类AI克隆人账号的变现路径和商业价值,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无人愿做了。现实中,此类账号要想被算法推荐,必然是要加上名人标签的。据此,很自然就启发了一个优化算法拦截的思路。对于新注册的、发布作品很少的、打上特定文体明星标签、深夜活跃的账号,不妨限制或延迟其挂小黄车、购物链接。待完成必要的人工监看和复审流程后,再予以分类处置。

于很多人而言,对AI克隆人根本傻傻分不清。这就要求平台强化审核责任,通过局部的算法优化,来实现对克隆人视频账号的断链和去商业化。目前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