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轻的中产群体,正悄悄把“省钱”过成新时尚。他们不再比拼名牌包包,反而较起劲来比谁更会精打细算,关键是省钱的同时还得保住格调,一点不丢精致范儿。
大厂中层 Lander喜欢喝咖啡,爱省钱的她有了新招。速溶咖啡入不了眼,就自带杯子去咖啡店买现磨咖啡,哪怕早上没来得及洗咖啡杯,随手拿个高脚杯也得保持优雅,环保的名头下悄悄省了咖啡钱。
家住通州的李先生更绝,以前打车上班讲究效率,现在换成户外版动感单车通勤,每月轻松省下几百元的车费。对他来说,这不仅是省钱,更是骑行时和自然接触的放空时光,还能顺便健身,一举多得。
穿搭上的省钱智慧更有巧思。曾经天天晒OOTD的Bobby,迷上了Clean Fit风格,觉得时尚尽头是“大道至简”。他不再追原价奢侈品牌,转身囤起了大牌折扣款,照样穿出质感。
只爱买手店的Sadie则盯上了Vintage,既能避开撞衫尴尬,这些有年代感的孤品还不贬值,之前入的停产香水转手就翻了倍,现在朋友们都追着问她购物渠道。
过日子的仪式感也没因省钱打折。有人告别了买菜鄙视链,跟着大妈去野生菜市场砍价,省下的钱转头就去买了进口餐具,朋友圈发图被问是不是黑珍珠餐厅,把普通日子过出了精致感。
就连买奢侈品也开始盯着折扣活动蹲点。最近唯品会的年度奢品特卖活动里,不少人盯着活动页面刷新 —— 一款原价近两万的Burberry中号单肩包,叠加平台限时补贴和满减消费券后,到手只要三千出头,差不多是专柜价的一折多。这种实打实的优惠吸引力不小,这款包上架后没多久就被抢空了。
唯品会最新财报显示,二季度总成交额达514亿元;超级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贡献了线上销售额的52%。用户能以更低成本买到大品牌商品,故而愿意反复光顾。
这些变化背后,是中产对消费的重新思考。不是没钱了,而是被消费主义“教育”后更理性了。他们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更怕为虚浮的精致买单。省钱不是抠门,而是在品质和价格间找平衡:该花的绝不省,能省的巧心思,既要钱花在刀刃上,又要生活有质感、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