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投入1年多,“亚洲最大医院”一院区停诊,公立医院苦日子来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数字财经智库 时间:2025-11-21 14:12:51

这两天,有一个爆炸新闻,说是“亚洲最大医院”,也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个院区停诊了,很多人说连这么牛的公立医院都缩减规模了,看来医院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了,但真相恐怕不是这样。



据了解,11月20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正式停诊。郑大一附院共有5个院区,分别是河医院区、东院区、西院区、北院区和南院区。

这次停诊的西院区,是最新的一个院区,投资5.83亿元,有600张床位,去年7月才正式开诊,到停诊,才开了一年多。

为什么要停诊呢?难道是没有患者吗?那是不可能的,河南人恨不得都去郑大一附院看病。到现场去看看就知道什么是人山人海,什么叫生意好爆了。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他们想停诊,而是政策要求,上面说了省级医院分院区不应超过3个。所以,郑大一附院就只能舍弃一个院区,变成了一个主院区,加3个分院区。

过去几年,郑大一附院经历了疯狂的扩张,规模非常庞大,可以说是中国医院的一个巨无霸。2025年上半年,郑大一附院床位数达到13810张,而排名第二的华西医院只有4900张,差距非常大。郑大一附院高峰时期的日接诊量超过5万人次,一年收入超过200亿元。

这么说吧,只要政策允许,郑大一附院还可以继续扩张,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患者。毕竟河南有接近1亿的人口,而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郑州。

所以,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停诊,不是日子难过,而是日子太好过了。但郑大一附院的日子过得太好了,其他医院的日子就难过了,特别是基层医院。

头部医院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患者都往大医院看病,往省城医院看病,中小医院就面临患者流失,亏损的局面。



就发生在河南的事情,2024年10月,数十名医护人员在新乡第四人民医院门口拉横幅讨薪,公开表示工资被拖欠8个月。

有人不明白为什么要限制大医院的扩张,说大医院医疗技术好,扩大规模,对患者有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如果让大医院无序扩张,那必然会加剧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带来三大恶果。

第一,提高普通老百姓的看病成本。我们现在虽然可以异地报销,但报销比例并不高。患者去外地看病,付出的成本肯定会更高。

即便是报销比例提高了,你到外地看病,肯定要有各种开销。比如等床位,要在外面开房,亲人陪护,也要生活成本等等。



第二,造成其他医院被迫“追级扩床”,恶性循环。现在已经比较严重了,过去几年,很多基层医院都经历了基建潮,大肆扩张。有个别医院因为盲目扩张,造成负债累累。每月9成的收入用来还债,仅剩1成用来发工资,根本就不够。

第三,当发生大型卫生事件时,如果基层医疗资源薄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年,国家一直在推进医疗资源下沉,要扩大基层医疗建设。

郑大一附院停诊一个院区,对基层医院来说是好事。大医院扩张时代确实要结束了,让医疗资源更加平衡,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