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成立东风奕派科技公司,同步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及两款新车。这一动作既是东风深化新能源转型的关键布局,也在17万级六座SUV市场投下了一枚颇具分量的棋子。其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的实际效果,仍需市场进一步检验。
瞄准家庭刚需
此次发布的两款新车,均聚焦家庭出行场景,在价格与功能上呈现明确指向性。
奕派eπ008六座版以限时起售价17.36万元(增程家悦版)切入市场,较原价下调1.5万元,在同价位六座SUV中具备一定价格优势。配置上,该车全系标配高通8295P芯片与双AI语音交互系统,三排座椅支持双ISOFIX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针对性满足多孩家庭需求;“家享版”额外提供高速NOA与记忆泊车功能,进一步强化智能辅助属性。
风神L8则主打长续航与低能耗,中汽中心实测数据显示,其纯电续航248公里,综合续航达2245公里,综合油耗2.4L/100km,对于高频长途出行的家庭而言,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押注前沿领域
东风奕派科技的技术规划聚焦固态电池与超快充两大方向,试图通过技术突破构建竞争力。
根据战略披露,其自研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装车,目标能量密度350Wh/kg,-30℃续航保持率超70%,若能实现,将显著改善低温续航痛点。从技术路径看,该电池采用“硅碳+高镍”材料组合,并引入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可抵御170℃高温烘烤及极端碰撞冲击。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对“固态电池”的定义存在差异——部分观点认为,东风当前技术路径更接近半固态电池(即采用固态电解质与液态电解液混合方案),其量产进度(2026年)相比全固态电池(普遍预计2027年后)更具可行性。
与此同时,2026年将推出的1200V超高压平台车型,支持12C峰值快充(常温下充电1秒可增加2.5km续航),并匹配双兆瞬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450公里),有望大幅提升补能效率。
双线布局面临双重考验
整合后的品牌策略呈现差异化分工:奕派品牌整合纳米资源,与华为合作打造高端智能序列(首款全尺寸SUV计划2026年上市,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及鸿蒙座舱5.0);风神品牌则聚焦“智慧家享”,主攻全球节能车市场。这种分工意在避免内部竞争。
从市场环境看,17万级六座SUV已成为竞争红海,理想、零跑等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一定份额,东风需在用户认知与服务体验上快速破局。其承诺的“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出方案、1天闭环”服务标准,若能有效落地,或可成为差异化亮点,但需依赖终端服务体系的高效执行。
海外市场方面,东风计划2027年覆盖超30款车型,2030年实现本地化销量占比50%以上,这一目标需突破本地化生产、品牌认知与供应链管理等多重挑战,短期内难以快速见效。例如,其海外车型需适应不同地区的充电标准、法规要求,且品牌溢价能力与特斯拉、比亚迪相比仍有差距。
结语
东风奕派科技的成立,是集团集中资源推进新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其产品定价与技术规划展现了明确的市场野心。对于消费者而言,eπ008与风神L8在家庭出行场景的针对性设计,以及17万级的价格门槛,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技术落地的进度、品牌定位的清晰度,以及红海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力,仍是决定其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
市场对其的期待,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战略承诺与实际交付之间的一致性——这既包括技术的如期落地,也包括服务标准的有效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