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从917到817,猛士的品牌进化正在发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丽 易车 时间:2025-07-21 18:20:01

7月18日,东风猛士的第二款车型M817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32.99万元的起售价一经公布便迅速登上多个社交平台热搜。

不同于以往,这一次,无论是市场反馈还是用户舆论,都展现出更明确、更集中、更正向的信号。这是猛士过去一段时间难得出现的高密度正向反馈。

从外部视角看,M817不仅是一款配置强劲的智能越野新车,更像是猛士品牌一次深度自我调整、战略收敛与重新出发的关键节点。

从产品本身来看,M817的核心亮点,是在智能化能力上的全面升级。作为首批搭载华为ADS 4.0智驾系统的车型之一,M817集成了华为在自动驾驶、座舱交互、车云协同、底盘控制等多个核心领域的最新能力。相较上一代系统,ADS 4.0提升了50%的响应速度,优化了通行效率和避障路径规划能力,并能够支持地下车库、园区通道、城市道路等全场景覆盖,具备更强的“真可用”水平。

“这不是某个功能的叠加,而是整车架构与智能系统的深度整合。”东风猛士科技总经理曹东杰在发布会现场表示,“M817是我们真正走向用户的一款产品,我们要做的不只是造一款越野好车,更是让它成为用户触手可及的选择。”

这句话背后,体现的是猛士品牌战略逻辑的一次明显转向——从代表技术高度的展示型产品,向服务用户价值的规模型产品进化。

M817之于猛士,不仅仅是一款“价格更亲民”的车型,而是品牌对目标市场结构、用户心智定位、产品定义路径进行全面校准后的第一个具体成果。

要理解M817的意义,还必须回到猛士品牌的起点。

2022年,东风正式发布猛士品牌,以电动越野为突破口,打造中国首个新能源高端越野序列。猛士917作为首款旗舰产品,自诞生之初便承载着“电动军工”与“品牌符号”双重角色,融合了全地形能力、电动架构、智能系统于一体,在行业内产生了强烈反响。

“现在看来,猛士917的最大作用,是把这条赛道点亮。”一位汽车行业专家对我们表示,“那时候,中国品牌在60万以上高端越野市场是空白的,猛士的出现让大家第一次意识到,新能源和硬派并不矛盾。”

但必须承认,917的市场反馈也提出了现实考验。在60万元以上的定价区间,面对尚未成熟的用户心智,产品在转化率与保有量方面的表现,并未能与其关注度完全匹配。

站在今天事后复盘看,当时的猛士917的横空出世,更像是一个“战略奠基产品”——它完成了品牌气质的塑造、技术能力的验证,却也在商业规模化上留下了继续探索的空间。

正因为如此,M817的出现才尤为关键。32.99万元起的预售价,意味着猛士主动切入了以坦克500、豹8为代表的主流新能源越野市场带,这也是目前高品质硬派越野的最广泛消费区间。

在传播方式上,猛士也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策略思维。早期的猛士,曾围绕品牌IP打造了大量话题营销,包括联名露营装备、军事风审美、户外场景快闪等一系列创意玩法,这些内容在品牌初期起到了快速拉升知名度的作用。但如何将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关系、将热度沉淀为信任资产,也成为品牌进入成熟期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曹东杰在演讲中并未回避这个问题:“一个品牌最终靠的,不是说了什么,而是用户通过产品感受到了什么。”他说,“我们不只是希望猛士代表技术高地,更希望它成为每一位用户真正能够依靠的伙伴。既能征战山河,也能安放日常。”

这种表述背后,显然是一种品牌语态的转型:从表达者变为倾听者,从“讲述价值”转为“兑现价值”。而M817就是这种转型的首个具象承载。

长期关注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资深人士认为:“猛士这一波做得很准。之前917像是一封写给未来的情书,很燃但有距离感;817则更像是一个主动走近用户、愿意聆听反馈的品牌表达。它不完美,但是真实。”

可以说,从917到817,不是简单的产品更替,而是一次品牌系统思维的深度进化。从“品牌理念期”迈向“用户经营期”,从“技术宣言”迈向“价值交付”,从“高原定位”走向“市场纵深”,猛士正在通过817完成从探索期向发展期的跨越。

当然,这个进化仍在路上。M817能否真正撬动主流越野新能源市场的份额,还需要接受一轮轮用户评价与实际使用场景的检验。但可以确认的是,猛士正在用更务实、更用户导向的方式,去理解市场、回应用户,并重构自身作为“高端新能源越野品牌”的长期认知。

正如那位行业专家所说:“一个高端品牌的起点不在于它说自己是谁,而在于用户开始认同它是谁。”

从917到817,猛士的品牌进化,正在持续发生。


标签: 猛士M817 猛士猛士M817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