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6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 274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 835 亿元,在造车新势力中继续保持领先身位。
穿透这份财报的数字表象,更值得关注的是理想汽车在企业基本面上的深刻变化。
2025 年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理想汽车面临着从单一增程赛道向“增程 + 纯电”双赛道切换的巨大挑战。随着三季度财报的披露,以及理想 i8 与理想 i6 市场表现的确认,不仅印证了理想汽车已成功跨越了“双能”切换的阵痛期,更向外界展示了一家成熟车企依靠技术创新与战略定力,构建起面向未来的长期竞争壁垒。
![]()
就在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整版文章《理想汽车:共建一流创新生态让「移动的家」陪伴美好生活》,总结了过去 10 年间理想汽车的成绩以及背后对整个产业的促进作用。而复盘理想汽车从当初在“新势力三小龙”中不被看好,到打造出理想 ONE、理想 L9 等爆款并逆袭为行业领头羊的历程,从根本上来看,其成功的关键正在于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
“双能”并进:产品定义能力再复刻
长期以来,理想汽车在外界认知中往往被贴上“增程之王”的标签。但在 2025 年,理想汽车最大的战略任务便是实现纯电成功,真正达成“两条腿走路”。
三季度的市场反馈为这一战略任务交出了答卷。财报显示,纯电布局在三季度取得关键突破,理想 i8 与理想 i6 两款纯电 SUV 累计订单已突破 10 万辆,这一成绩打破了行业对于新势力造车“偏科”的质疑。
从增程市场的绝对领先,到纯电市场的迅速突围,其底层逻辑在于理想汽车始终坚持的“产品创新能力”。
例如,理想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内首个实现自研自制碳化硅塑封功率模块的整车厂。配合全栈自研的 TMS2.0 热管理系统,理想汽车打造的 800V 纯电高压平台最大峰值充电电压超过 850V,实现了更低的功率损耗与极致效率。这种技术突破直接转化为了用户感知的体验飞跃:理想 i8、理想 i6 等车型均能实现 10 分钟充电 500 公里的补能速度。此外,在产品形态上,理想 i6 采用原生纯电架构,通过缩短前后悬实现接近 3000mm 的长轴距,以不到 5 米的车长创造了越级的内部空间。这种“打破常规”的产品定义能力,配合自研技术的落地,使其在纯电红海中迅速建立了差异化优势。
![]()
不仅如此,理想汽车前瞻性的布局,攻克了补能效率与空间体验的矛盾。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理想汽车已投入使用 3,420 座理想超充站,配备 18,897 个充电桩。这种基础设施的“重投入”,配合产品定义的精准刀法,让理想汽车在纯电高端市场迅速站稳脚跟。
这印证了理想汽车具备一种可复制的体系化能力:无论是增程还是纯电,理想汽车都没有选择盲目跟随,而是打破常规,从用户需求出发做根本性的创新。也正是这种体系化的创新能力,支撑了理想汽车在应对 2026 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能够手握技术底牌,从容应对。
技术护城河:高强度研发构筑 AI 未来
在汽车产业“长周期、小步快跑”的马拉松中,判定一家企业是否有长久生命力的核心,在于其是否具备持续的底层创新能力。
三季度财报中,研发投入的结构性变化透露了理想汽车对未来的押注。
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研发费用达 30 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总额将达到 120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超过 60 亿元,涵盖了芯片、基座模型、底层操作系统及核心控制器等全链路自研。
这种“压强式”投入正在转化为可见的用户价值 ——
三季度,理想 VLA(视觉-语言-行动)司机大模型实现量产上车。这一模型不仅具备精准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更拥有了深度思考的逻辑,能够应对复杂的三点掉头、地库行驶等高难度场景,并具备防御性驾驶的预判能力。数据显示,三季度 VLA 司机大模型量产上车后,10 月月度使用率达到 91%,用户渗透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在智能座舱领域,理想同学通过 OTA 8.0 升级为智能体(Agent)。不同于传统的语音助手,新一代智能体具备自主使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和专属记忆连接的能力。用户只需一句话,即可通过“桌面大师”创造专属应用,甚至调用车外摄像头自动完成停车缴费。
可以说,从自研碳化硅芯片到 VLA 司机大模型,理想汽车的创新已不再是单点的功能堆砌,而是形成了一套涵盖感知、决策、执行与交互的完整技术生态。
也正是这种体系化的创新能力,支撑了理想汽车在应对 2026 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能够手握技术底牌,从容应对。
写在最后
当下,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 的临界点,行业正式步入“晚期大众”阶段,而 2026 年更被视为“泥潭中拼刺刀”的决胜时刻。面对日益严酷的存量竞争环境,理想汽车正通过加速全球化布局,寻找新的增长极。
财报披露,理想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在三季度已加速落地,理想 L9、理想 L7 和理想 L6 等增程车型率先出海。按照既定规划,理想汽车将于 2025 年完成中东、中亚以及北非核心区域的初步布局,并计划在 2026 年进一步拓展至拉丁美洲、欧洲及东南亚市场,实现全球重点市场的全覆盖。
![]()
这种全球化的战略视野,配合背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为理想汽车构筑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回望过往,从昔日“新势力三小龙”中融资最难、最不被看好的挑战者,到如今营收率先过千亿、手握“增程 + 纯电”两张王牌的领跑者,理想汽车用一份份成绩单诠释了何为企业的韧性。
透过三季度财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财务数据的稳健,更是一家成熟科技企业在战略转折期的定力与执行力。面向 2026 年及更长远的未来,背靠“AI + 智造”的技术底座,理想汽车已不再单兵作战。在产业变革的洪流中,理想汽车正以创新为帆,穿越周期,驶向更广阔的全球海域。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