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记者李洁琼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公布了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项目立项名单。珠海科技学院首次参与即成功获批两项2025年度课题,实现了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申报中历史性的“零的突破”。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战略引擎,旨在攻克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此次获批的“四大慢病”防治专项,正是为了汇聚顶尖科研力量,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据悉,珠海科技学院凭借其在计算机与数据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在两项精准诊疗的核心环节中承担关键任务。
其中,梁艳春教授团队参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的“重大慢病人群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多模态POCT诊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
![]()
该团队将聚焦冠心病、慢阻肺、结直肠癌与糖尿病等疾病,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深入挖掘与疾病演进相关的多模态生物标志物,为慢病的早期筛查与个性化管理构建“智能大脑”。
与此同时,刘衍珩教授团队参与了由重庆市人民医院牵头的“重大慢病诊疗关键检验项目医学决定水平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该团队将负责构建检验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并研发一个集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多中心智能管理平台,以保障全国多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该项目已于10月25日在重庆正式启动。
这两项课题均隶属于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专项,标志着该校在医工交叉融合领域的研究实力获得了国家级认可。
据悉,近年来,该校科研实力显著提升,近三年来共获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30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