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花旗中国人形机器人调研:所有人都很乐观,2026年行业或实现指数级增长,至少翻倍!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尔街见闻官方 时间:2025-11-26 20:12:19

花旗团队近期针对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展开调研,覆盖5家核心企业。调研结果显示,行业已形成明确共识: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预计至少较2025年翻倍

据追风交易台11月26日消息,花旗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随着全球领先的整机厂商与国内整机企业加速扩产,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能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收入预计将实现翻倍以上提升。报告认为,当前板块股价回调正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布局窗口。

花旗研报进一步分析,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整机产能扩张所带来的上游核心零部件需求激增,特别是在3D视觉、减速器、丝杠等关键组件领域。从整机制造到上游零部件供应,产业链各环节均呈现出清晰的增长逻辑,使人形机器人成为当前科技领域中具备高度确定性的投资赛道之一。

2026 年成增长爆发临界点

本次花旗调研覆盖了从3D视觉、整机制造到核心组件等关键环节,受访企业普遍对行业前景表示乐观,预计到2026年,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将呈现指数级增长,或至少实现翻倍。

这一共识背后,反映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节奏正在显著加快。全球头部厂商正积极搭建供应链体系并大幅上调产能目标,与此同时,国内整机企业的商业化进程也稳步推进,千台级订单已逐步落地。国内外产能的双重推动,正带动上游核心组件需求步入爆发前夜。

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行业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转向规模量产阶段,产业跨越已进入倒计时。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链各环节将陆续步入业绩兑现周期。

核心环节增长路径清晰,价值量明确

花旗报告指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成熟,2026年将迎来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的全面规模化与收入爆发。

在3D视觉领域,中国企业已取得显著突破,其核心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头部厂商的推荐清单,并在特定细分市场占据约70%的份额。由于单台人形机器人需配套4套3D视觉解决方案,单机价值量达8000元,预计到2026年,相关企业收入有望突破1亿至2亿元。

执行系统核心部件方面,以减速器与丝杠为代表的环节表现尤为突出。头部企业在2025年前三季度相关收入已接近亿元级别,占总营收比重达20%,并已成功切入全球主流整机厂商供应链。单台机器人所需丝杠数量为30-40个,带动单机价值量高达2万元。

整机制造环节同样进展迅速。国内头部企业2025年累计订单金额已达8亿元,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从2025年的500台级跃升至2000台级,相关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有望突破30%,标志着整机规模化落地进入关键阶段。

供应链需求激增

研报表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形成 “全球头部引领 + 国内加速跟进” 的格局,推动全产业链进入需求爆发期。

全球头部厂商加速供应链搭建,大幅上调产能目标,推动微滚珠丝杠、谐波减速器等核心组件供应商紧急扩充产能,部分企业需在2026年一季度前将配套产能提升至3000台/周,年底进一步扩至5000台/周。

与此同时,国内整机企业已实现千台级订单落地,预计2026年将全面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带动3D视觉、电机、线性执行器等关键环节需求同步跃升。这种国内外双向驱动的扩产节奏,正推动上游核心组件企业进入“订单与产能”同步扩张的景气周期,成为这一轮产业增长中的核心受益者。

回调中的布局机遇

花旗研报指出,当前相关公司股价的回调,正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布局机遇。

从投资逻辑来看,整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商业化进度与订单获取能力,而上游组件厂商则凭借“高单机价值量+需求刚性”的双重属性,展现出更强的盈利弹性。特别是已成功切入全球头部整机供应链的企业,增长确定性更为突出。

长期来看,行业成长空间广阔。预计未来十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中国供应链凭借其在核心组件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成熟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在全球产业链中持续占据关键环节,为投资者带来持续且可靠的长期配置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