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划着手机百无聊赖的找外卖,突然发现了CBD那家精致的西餐厅。
那家原来人均300+的西餐店,外国歌手驻唱,烛光摇曳,小资氛围拉满,年轻人过生日、聚会、求婚都得去打卡。
如今,它居然也“低头”接外卖了。
我原本以为这种店的外卖怎么也得百元起步,结果点进去一看,牛小排套餐用券后才25块。 不仅仅是这家,附近好多家西餐厅基本上都门可罗雀 ,即使不断降价促销,也没什么人。
大量五星级酒店自降身价摆摊,直接卷到了夜市大排档;
这两年,真真切切感受到经济下行。
降薪裁员失业都听麻了,“消费降级”也不再是新闻,它成了我们每一天的日子。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不管什么时候见到她,都是一身名牌衣服、名牌包,现在突然风格大改,平价休闲装、帆布文创包,逛街也从各大品牌店换成了各种直播间。
9月份,她刚把孩子从一年学费十几万的国际学校,转到了免费的公立学校,前几年还坚定要送孩子出国留学,说不过是卖一套房的事,而现在房子成了聊天忌讳,谁不是在精打细算过日子……
下行期,前几年特别火的高端兴趣班也凉凉了。
马术、击剑、高尔夫 、钢琴 ,这些“高端社交”的敲门砖, 后来发现,真正的敲门砖只有够硬的家庭实力,这些既花钱又撬不开有钱人的社交圈。
更别提各种花哨的兴趣班,暴雷跑路,铺天盖地……
舞蹈机构、少儿编程机构、少儿篮球机构、美术机构、早教机构、钢琴机构……学费打了水漂,哭都没地儿哭。
你看,跟中产高度绑定的上下游产业链,正在一段一段地断裂,像放鞭炮一样……
今年的股市也挺魔幻的,或者更贴切的,叫魔幻现实主义。
大盘涨破纪录,散户却哭喊着赔钱,咋回事儿?
你看数据:
年初以来,大盘一路高歌,
上证指数涨幅超14.2%
深证成指涨超21%
科创50涨超27%
创业板指涨近36%
但你问问身边炒股的人,十有八九会沉默。
你再看,个股却极其割裂!
——到9月8日,全市场竟有40%(2146只)个股涨幅跑输大盘。
我身边的朋友,去年10.8带着几乎所有积蓄大几十万入市,结果到现在还没解套,还在亏损。
为什么散户总能精准躲过牛市、挑错股?
还有不少人,晒自己亏损仍超过50%的个股,一片“绿油油”。
年初到今天,约25%的股票年内涨幅不超过5%,还有17%股票是下跌的。
这啥概念?
我找到了一份2025年最新市场数据:
5万元以下账户,亏损率高达99.9%;
10-50万账户,亏损率为97%;
而100-500万账户,盈利率为90%;
1000 万元以上账户盈利概率达99.1%;
这啥概念?
这波牛市的钱,都被大资金赚走了。
散户贡献了市场80%以上的交易量,却只分到不到9%的盈利。
牛市里,散户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这种“指数牛市,个股熊市”的分化,让许多投资者陷入“满仓踏空”的困境。
一方面是市场分化严重,另一方面是散户爱追热点,容易被“割韭菜”。
最近,市场上还出现了“卖房炒股”的声音,如果纯靠运气,那真是不敢想……
再说说房子,中产绑定最深的,就是房子。
前两天偶然得到消息,一个多年没联系的同学,最近从大别墅里搬出来,带着老婆孩子搬回了市区普通小区。
这不是个例。
尤其在房价比较高的一线大城市,逆向换房正在发生。
别墅、大平层豪宅换普通小区,主城换到城市边缘,三环换到五环……
房子,曾经是中产的“财富图腾”,现在也让越来越多中产,放弃了幻想。
有人把全国各个城市,从2015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的平均房价做了梳理,
发现很多城市的新房均价,已经回到2016年、2018年。
北京,今年上半年新房均价3万2,价格回到了2017年;
天津,上半年新房均价1万4,价格回到2016年;
上海,上半年新房均价4万2,价格回到2021年;
郑州 ,也回到了2016年;
这里是整个城市的均价,包括远郊地带。
关键是,十年前卖的是三环啊!现在可能卖的是四环五环!
跟中产绑定的二手房,参考意义更大。
8月份的最新数据, 二手房成交量价齐跌。
对于 那些在高位接盘、等“解套”的 中产们来说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房价什么时候反弹?这些人什么时候能解套?
反正2025年,是等不到了。
房子不再是“稳赚不赔”的资产,而是变成了“烫手山芋”。
未来十年的大趋势,是从“消耗型投资”到“养成系”资产!
有人可能要反驳说,也不是大家都在返贫吧,哪怕下行期,依然有不少有钱人。
的确。
真正在塔尖的有钱人,无论上行期还是下行期,都不缺钱,也不会突然返贫。
底层本来就没钱,上行期都赚不到钱,下行期也不可能更赚钱。
唯有中产,夹在中间,尤其在经济下行期,过去积累十余年的财富,稍有不慎就一夜返贫!
过去大多数人所谓的投资,其实都是“消耗型投资”。
即时性消费,消费属性大于投资增值;
风险高;
没有长期价值,随时可能价值归零。
未来唯有跑赢大势,跑赢绝大多数人的,是优质资产“养成系”!
咱 , 立帖为证。
啥叫“养成系”投资?简单说, 不是快出快进的投机,而 是选对优质资产,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让它慢慢增值 ,成为一颗专属你的“摇钱树”。
更清晰点:
具有长期价值,可长持数十年,短炒没意义;
拥有最强确定性,哪怕在未来依然有强确定性,不会随时塌;
稀缺,啥时候都稀缺,比如上升市场里,最稀缺的地皮;
现金流,现金流才是未来的“摇钱树”,养现金流,远比囤现金重要的多;
通俗点说,“养成系”投资就像你在找共度余生的对象,不看眼下多风光,看未来多可靠。
不得不承认, 我们过去依赖的那套“投资-回报”逻辑,正在失效。
只会搞钱 已经不行了 ,要会养钱 !
当寒风再横扫过来时,你一手养大的优质资产,才能帮你安全过冬……
如果你对这一切感兴趣,想详细更多的了解破局方法和操作?以及如何一步步养优质资产?今天肯定讲不完,很多操作也没办法公开直接说,你可以进我们的圈子,里面有来自各地直通道和的朋友,也有我找的内部资料和付费报告,统统免费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