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交通人如何转型「产品经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智能交通技术 时间:2025-09-10 12:06:06

1、写在前面

可能大部分交通专业的学生对于软件产品经理岗位相对陌生,听到更多的还是算法开发、后端开发工程师这些岗位。

2025年,即便是计算机专业,想找到一份“体面”的算法、后端等岗位,也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交通专业而言,如果你听了太多行业内传统企业的各类不良消息,又不想荒废自己最短4年的交通学习背景,或许智慧交通产品经理是你求职就业时一个可进可退的选择。

产品经理是我实打实的第一个工作岗位,虽然时间很短(不足2年),但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希望能给大家就业一些帮助和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目前仅就职过一家公司,更多是切身体验+和周围人聊天+网上冲浪得到的一些信息,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本文的讨论更多偏向于ToG,ToB的智慧公路,智慧交管方向。同时,本文提及具体的公司和单位名称仅为了给不熟悉行业的学生朋友一个更直观的印象,而非带倾向性的评品。

2、什么是产品经理?

关于产品经理,有各种高大上的定义和介绍,大家不妨自行百度。在我看来,大部分产品经理(初级,应届生前2年左右)的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对接和理解来自内外部的需求,协同开发人员(当然你自己也可以)将需求转换为产品原型材料,与其他小伙伴齐心协力,以更小的成本开发出对应的产品或项目交付物。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内外部需求:可能是领导的一句话“小X啊,我这里有个想法,这月底咱们做出来”;可能是公司接盘的一个项目,面对已经盖章敲定的功能清单去构建或修改产品;也可能是老客户,他们突然有了个点子,让你帮忙实现。

原型材料:可能是个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可能是几页ppt,可能是一段文字,甚至可能是纸上随手画的草图。

其他小伙伴:你公司其他岗位的同事,比如UI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前端、后端、算法、大数据等等。

更小的成本:你(或和技术相关小伙伴)去做一份原型材料,和需求方确认按这个开发。总比开发小伙伴一群人把系统开发完成后,客户不满意要翻天覆地的改要好得多吧。开发同学一上那可是一群人,总比你自己投入要贵的多。此外,更小成本还涉及到battle、social、忽悠客户等等能力域。

产品:具有较强普适性和特定价值、功能的软硬件。一个产品可能是公司领导、业务分析师、产品经理通过市场调研、政策研究等方式决定先行投入开发的产物,也可能是公司在做了多个相似项目后发现了一些共性,将这些共性提炼出来形成的产物。

项目交付物:有明确合同和特定功能要求的软硬件。项目交付物一般是由单个或多个产品的不同模块组合而成。为了满足功能清单要求和业主需求,软件产品存在或多或少的定制化开发任务。项目交付物往往以迅速通过验收为主要目的。

智慧交通产品经理自然是干智慧交通这个行业的产品经理咯。

交通行业有点大,大方向有公、铁、水、航、邮?等等几个方向,每个方向又有几个细分领域,如“公”的方向,又分为城市交通(主要面向于交警),公路(高速集团、交通局等等),智能网联等。公路领域还可以继续划分为规(规划)、建(建设)、管(管理)、养(养护)、运(运营)等各方向。

加上“智慧”两个字,其实就是通过大数据、AI、计算机等技术,赋予交通行业更安全,效率更高等等。在我看来,大家熟知的高德导航,滴滴打车,12306都可以理解为智慧交通的产物。

3、交通产品经理要干什么?

干什么??当然是干中学了!

其实上节已经解释了部分内容。咱们可以拿一些智慧交通产品经理的岗位描述(JD, Job Deion)来看。

大家可以在BOSS,猎聘,国聘,交通行业公众号等多方渠道收集查看。

让大模型给整理了一下,按我的理解又加了一些内容。大家就当看个乐呵吧。

4、可以去哪些公司?

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大的方向。

头部科技公司:BATH等科技巨头在几年前可谓如日中天,虽然目前仍有部分交通业务,但动静相对小了很多。如果有机会建议还是试一试,毕竟大厂各方面制度更完善,对于产品经理通用能力的培养明显优于其他公司。

集成商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比如万集科技、千方科技、易华录、上海电科、深城交等。

三大电信运营商: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不单单想靠集成项目挣钱了,也想做一些自有软件。移动系不太熟悉,联通有联通数科,电信有中电鸿信(南京),天翼交通(苏州)和中电数城(雄安)。

传统智能交通硬件厂商:他们深耕行业多年,从硬件设备起家,向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延伸,对交通业务理解深刻。比如信号机厂商有青岛海信、南京莱斯等,电警卡口监控厂商“海大宇”等。

传统规划、设计院:没错,规划设计院现在也涉足一些信息化业务,下设数科公司或成立新部门开展相关业务。如苏交科,上海城建信息等。

高速集团数科公司:很多省份高速业主都有自己的科技公司,也招收一些产品经理岗位。如浙江高信、河北交投智能科技等。

“小而美”的行业公司:他们虽说规模不如上面那些公司,但却又过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专注在一个细分领域,比如济达交通(国产交通仿真)、浙诚数据(数据挖掘与应用)、云控智行(车路协同)等。

以上分类是按我个人理解结合互联网信息进行的整理,未必合理正确,仅供参考。

5、咱们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这块想了很久,也很想去找那些交通专业在做交通产品经理的人聊聊,怎奈几乎一个都不认识。“交通专业毕业生做智慧交通有什么优势”这个话题在交通圈讨论也蛮激烈的。

作为一个刚毕业两年的憨憨底层打工仔,很难客观准确回答出优势在哪。

可能我们比别人先知道交通仿真是干嘛的;

可能我们不会设计出各类奇葩指标;

可能我们在初次和客户沟通时不会连OD是啥都不知道;

可能我们和客户交流寒暄时会说“诶,我也车大毕业的,我老师xxx您认不认识”;

可能我可以因为我的专业知识不至于被其他厂商忽悠,而是选择直接开喷。

但是仅此而已。交通是个人人都能插上几句话的行业,也是个护城河较低的行业。

关于劣势这块,可能大家对于计算机、网络、硬件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如果上学时做过几个非传统交通的项目可能会好一些。可以在B站等平台学习一下“什么是前端,什么是后端,什么是接口”等等类似的视频,做到能和开发顺畅沟通即可。

6、职业发展

产品经理这条路可以一条路走到黑,从最初的“画图仔”逐渐成长为产品组长、产品部老大,甚至成长为公司CEO。

也可以从产品经理往其他方向走,去做业务分析师,去做售前解决方案,或者项目经理。

如果你一直干产品经理且交通行业不景气的话,也可以凭借产品设计的一些基本能力,换个其他行业试试。

7、写在后面

我只是一个刚工作2年的小白,不对的地方求大家轻喷,如果你是交通行业产品经理,也欢迎留下你的想法。祝大家工作顺心、劳有所得。希望和大家交个朋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