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理想坠落,比亚迪降速,8月国产新能源全面乱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数读社 时间:2025-09-05 22:29:10

那些看似稳健的市场格局,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被改写,甚至连比亚迪,都很难说稳了。

数 读 社 原 创

作者 | 老 牛

编辑 | 王金晓

去年12月,理想在年终冲刺的最后一个月,拿下了5.8万台销量的成绩,秒杀一众新势力。整整这一年里,理想一直都是最牛新势力。

然而,2025年急转直下,最新的8月销量,理想只卖出了28529台,“蔚小理”排名垫底。

新能源市场,那些看似稳健的市场格局,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被改写,甚至连比亚迪,都很难说稳了。

220个品牌破万

具体到品牌,比亚迪的海洋、王朝系列仍然是王牌。在此之下,吉利银河、零跑、问界、启源、小米都是非常强势的品牌系列。特别是吉利旗下的银河,8月成为第三个月销破10万的品牌。

月销破万的的品牌数量也在增加,目前已知销量的26个品牌中,只有长城魏牌、欧拉,上汽智己、蔚来萤火虫、极石汽车和比亚迪仰望未能破万,月销破万的车企数量比前几个月又有增加。

按照增长情况,吉利银河、零跑、长安启源、蔚来是表现强势的品牌,特别是蔚来是乐道,月销量从不足6000台,增长到16434台,迅速冲到前列。

车企的不同表现下,销量指标完成度有明显的区别。

小鹏汽车在近几个月表现非常强势,加之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较低,只有35万台,因此,前8个月就完成了78%的进度。

吉利、零跑、长安则是凭借今年持续的强势表现,目前指标完成对均已超过60%。

较为不确定的是比亚迪,由于二季度销量始终没有进一步向上突破,8个月,比亚迪刚刚完成一半的指标。德意志银行报告称,比亚迪2025年的销量可能为470万辆,低于550万辆的目标。未来4个月,比亚迪的压力不小。

由于理想、广汽埃安最近几个月持续的低迷,8个月的销量目前只完成了38%,理想汽车可能再度面临下调销量目标的情况。

去年极为强势的头部车企,或是增速下滑,或是陷入短暂低迷,而原本销量不算突出的车企,经历了前期调整,正在全面赶超。整个市场的格局大规模分化,车企竞争出现了新变数。

4出海:产品加速走出去

提振销量的过程中,海外市场仍然非常重要的布局方向。目前,车企出海已经开始进入产品化阶段。

比亚迪在泰国工厂生产的电动车首次出口至欧洲市场,共计超过900辆,目的地包括英国、德国和比利时。在马来西亚,比亚迪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当地建设组装工厂(CKD),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投产。

蔚来宣布将于2025年至2026年期间陆续进入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和哥斯达黎加三个市场。其中,在新加坡市场,蔚来计划推出firefly萤火虫右舵车型,这是蔚来首次推出右舵车型。

长城汽车在巴西的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该工厂收购自戴姆勒集团,工厂年产能为5万辆,投产后初期将生产哈弗H6系列、哈弗H9、2.4T长城炮等主力车型。

智己汽车8月进军了两个市场,分别为尼泊尔和澳洲。其中,智己LS6海外版IM6在加德满都上市,售价约合人民币38.5万元。L6与LS6海外版IM5和IM6正式登陆澳洲市场,9月开启大批量交付。

从成果看,奇瑞仍然是海外市场表现最好的企业,8月海外交付12.94万台,奇瑞的增长势头非常明显,从5月突破10万台后一路扶摇直上。

比亚迪在今年的海外销量持续增长,8月销量达到88289台,已经稳定站稳8万的台阶,凭借一直以来的密集动作,比亚迪超越奇瑞并非不可能。

此外,长城、长安、上汽、吉利也都披露了出口数据,按照增长态势看,这些车企目前仍然处于平稳态势,增速比较平缓。

6“迪王”的压力

8月,比亚迪销量依然凶猛,37.15万台,是所有车企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只不过,比亚迪的领先优势正在遭遇其他车企的蚕食。第二梯队的四家车企上汽、吉利、奇瑞、长安,正在非常凶猛地追赶。以比亚迪对比四家企业销量之和,去年8月,比亚迪比这四家企业之和销量还多了11万台,今年开始,差距已经彻底扭转,比亚迪只在2月的销量超出了四家之和。

比亚迪更多是与自己赛跑,按照目前的进度,比亚迪与550万台销量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只完成了半数,这是不小的压力。

更为关键的在于,比亚迪在王朝和海洋系列之外,其他车型尚未达到爆款的程度。仰望系列本月销量405台,虽然表现有明显改观,但超高端的价位,注定很难冲量。腾势在D9大火之后,N7、N8都未能趁热打铁,N7 甚至在改款时怒降8万元。方程豹豹5摸到了30万元的门槛,但最新的钛3售价不到14万元,似乎没有守住高端形象。

比亚迪依然是20万元以下无所不能的车企,但是对于王朝、海洋系列的依赖非常强烈。随着更多车企袭来,比亚迪的隐忧已经开始浮现。

8埃安:谷底盘整

埃安的困境在于,这个品牌正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埃安8月销量为27044台,环比增加487台,同比大幅减少8311台。今年前8个月,埃安只在3月的销量短暂突破过3万台,随后一直处于平稳,销量在2.7万台左右。

这样的状态比较危险,这个曾经力压蔚小理的品牌,如今已经很难与蔚小理掰手腕。究其原因,可能埃安的品牌形象不足,早期,埃安车型被广泛用于网约车,如同比亚迪秦系列,广汽埃安AION Y和AION S都是网约车的青睐。

这一方面保证了埃安的稳定销量,证明了埃安的质量,但另一方面,却让其他车主在购买埃安时心生疑虑。埃安曾经试图通过Hyper昊铂来提振品牌形象,但从目前看,收效甚微。

广汽集团试图引入外部力量提升竞争力。8月,广汽发布公告,允许子公司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完成本次增资后,广汽埃安持有华望汽车28.57%股权。华望汽车则是广汽与华为合作打造的独立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高端,反向带动低端,这是埃安的主要思路。

但考虑到目前“智界”“享界”“尊界”的销量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埃安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挣扎状态。

去年看似已经定型的新能源格局,在今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曾经强势的理想埃安,如今正在遭遇低估,曾经陷入挣扎的蔚来、小鹏、零跑,拥抱低价后,进入正向循环。竞争波谲云诡,格局随时天翻地覆,没有车企敢于说稳了。

标签: 销量 比亚迪 理想 车型 品牌 汽车 吉利 埃安 市场 奇瑞 上市 新能源 银河 长安 格局 旗下 工厂 方面 集团 王朝 高端 国产 企业 视频 梯队 遭遇 首款 压力 强势 降速 小鹏 智己 东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