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继2024年年报彰显经营复苏起色后,郑州银行又在近期交出了一份有进步的中期“答卷”。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郑州银行实现营收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实现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7197.38亿元,同比增长11.47%。
但“多增”的财务表现并未反馈到资本市场。《节点财经》注意到,年初至今,郑州银行A股涨幅远不及板块整体,震荡了一圈,股价还围绕2元/股原地踏步。
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何时打破“2元”紧箍咒?
股价徘徊不前的背后,其实是郑州银行业绩的原地打转。
郑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11月,2015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2018年9月登陆深交所,是全国首家“A+H”股(06196.HK、002936.SZ)上市城商行。
自2000年起,通过消化历史包袱、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郑州银行进入快速成长阶段,营收在2017年突破百亿大关,当年净利润达到历史巅峰42.8亿元。
之后几年(2018年-2022年),郑州银行的营收仍保持着一股冲劲,从111.6亿元壮大到151亿元,但净利润却一降再降,从30.59亿元萎缩到24.22亿元。
2023年堪称郑州银行最困难的一年:营收下滑9.5%至136.7亿元,净利润下滑23.62%至18.5亿元。
图源:公开信息
庆幸的是,净利润终于在2024年有了好转,尽管只微增1.39%,但至少稳住了。不过,当年营收仍然跌了5.78%。
2025年上半年,郑州银行难得迎来“双喜临门”,但拉长视线,营收大致相当于2019年中报的水平,净利润甚至不及2015年“期中考”(17.51亿元)。
换句话说,折腾了一大圈,郑州银行差不多又得“原点”修炼。换句话说,如今郑州银行的上升,更像是“找回过去”,而非创造未来。
这显然与资本市场要求的持续成长力有悖,也是郑州银行股价迟迟无法打破2元魔咒的强大阻力。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郑州银行本期净利润上扬的功臣,重点指向非息收入中的投资收益。
2025年上半年,郑州银行录得利息净收入5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55亿元,增幅仅1.04%;非利息收入1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2亿元,增幅22.02%。
非利息收入中,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猛增111.10%。
图源:郑州银行财报
较大程度上,是投资收益撑住了郑州银行此番门面。
二、资产质量仍承压
郑州银行前些年业绩大幅滑坡,除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更多还是自身原因,主要是大手笔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严重吞噬净利润,也反映出该行资产质量承压的状态。
比如,2018年,郑州银行信用减值损失41.60亿元,比2017年增加22.03亿元,增幅112.58%,直接拉低当年净利润28.53个百分点。
回拨时间轴,最近五年(2020年-2024年),郑州银行每年的信用减值损失都不低,分别为71.84亿元、72.63亿元、86.6亿元、80.75亿元、71.83亿元,均远超同期净利润。
由此,也导致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多年高位“站岗”,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2”字头往上,后逐渐压降到2024年的1.79%。
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回落0.11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处在改善通道,但如果放在台面上同场竞技,仍暴露其“遥遥领先”的尴尬局面。
国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今年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9%。相比之下,郑州银行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0.27个百分点。
细分地看,郑州银行在多个细分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的公司贷款中,住宿和餐饮,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3.02%、9.75%、4.4%、3.84%。
图源:郑州银行财报
尤其是住宿和餐饮的不良贷款率达到骇人的33.02%,相当于每放贷100元,就有33收不回来,变成坏账。
再看资金“安全垫”,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79.2%,较上年同期减少12.2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减少11.96个百分点。
同样以国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为“镜”,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11.97%,较一季度末上升3.84个百分点,
该指标同比、环比走低,凸显郑州银行风险抵御屏障变薄,也说明其通过调节拨备释放利润,对业绩形成支撑。
三、追讨债务忙
资产质量的承压状态,也可以从郑州银行的追债动向简单管窥。
据《节点财经》了解,2024年8月3日,郑州银行公告了和房地产企业相关的三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进展,包括鑫盈置业、河南美景新瑞房地产、康桥房地产及相关贷款担保关联公司。
作为败诉方,上述三家房地产公司需要向郑州银行支付本金21.94亿元及利息、违约金等。
可对郑州银行来说,判决虽已落槌,钱却很难拿到。若把因之产生的减值损失与2023年18.59亿元的净利润并列看,光这一笔,就足以郑州银行把全年的利润吃抹干净,还不够。
今年7月底,郑州银行(原告方)披露了一起诉讼:2021 年8月,该行下属的中原路支行与郑州金威实业有限公司签订 11 亿元借款合同,河南中光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按约还款,中原路支行于 2025 年7月23日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本金、利息等,目前案件已受理尚未开庭。
图源:郑州银行公告
追讨债务忙,反馈到具体的财务指标上,郑州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长期高企。
总体来讲,郑州银行虽现在本期实现业绩“双增”,但偏高的不良贷款率、趋薄的拨备覆盖及频繁的追债诉讼,仍暴露其深层资产质量之忧,股价低迷亦是市场对其真实价值的冷静审视。
*题图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