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理想神话破灭,蔚来涅槃重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功夫财经 时间:2025-09-03 12:26:38

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一场关于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和企业命运的大洗牌正在上演。

9月1日,两个数字让整个汽车圈为之一震:蔚来8月销量31305台,理想28529台。这是自2022年11月以来,蔚来首次在月度销量上反超理想。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反转来得如此迅速而彻底。就在一年前,理想还是新势力中的绝对王者,李想的增程路线被奉为圭臬,而李斌则又一次被网友们调侃为“最惨的男人”。如今风水轮流转,命运的天平开始向另一边倾斜。



01 增程神话的破灭

理想汽车的成功,曾经被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商业奇迹。

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专注家用大型SUV,以及独特的增程技术路线,理想在一片红海中杀出血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组合,击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痛点,让理想在2023年率先实现盈利,成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

但成功往往蕴含着失败的种子。

当理想车主在高速服务区与纯电车主争抢充电桩时,增程技术的价值悖论就已经显现。理论上,增程车应该通过加油来解决续航焦虑,但现实中,车主更愿意排队充电也不愿意加油——充电成本仅为加油的一半。

以理想L8为例,500公里高速路程,充电费用约147元,而加油则需要320元。面对如此明显的成本差异,增程器从优势变成了累赘,从卖点变成了痛点。

更要命的是,增程技术的门槛并不高。当零跑、问界等竞争对手纷纷推出同样配置、更低价格的产品时,理想的护城河迅速被填平。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台,连续6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一,其成功密码正是“模仿理想的配置,抛弃理想的增程”。

02 纯电转型的代价

意识到危机的李想,决定押注纯电转型。但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

首先是理想MEGA的惨败。这款承载着理想纯电梦想的MPV,因为激进的造型设计遭遇市场冷遇,至今仍是李想心中的痛。

接着是理想i8的争议。作为理想转型纯电的关键车型,i8从发布之初就争议不断:32万起的定价被指过高,Pro版连冰箱都不配置被用户吐槽,上市24小时大定转化率仅10%。

更让李想难堪的是,i8不得不在上市一周后紧急调整配置——这种“听劝模式”在理想历史上极为罕见,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司在纯电转型中的迷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乐道L90的成功。同样定位六座SUV,L90以17.98万元的起售价直接“田忌赛马”,比i8便宜15万元。更关键的是,L90全系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彻底贯彻了理想曾经的产品理念。

市场用脚投票:L90上市当天销售系统被挤爆,首月交付破万;而i8至今仍在爬坡期挣扎。

03 蔚来的涅槃重生

如果说理想是在自我颠覆中迷失方向,那么蔚来则是在坚持中找到了出路。

换电模式曾经被质疑为“伪需求”,但李斌咬牙坚持。截至2025年,蔚来已建成3239座换电站、2757座超充站,拥有全球最大的换电网络。当纯电车续航普遍突破600公里,快充时间缩短至18分钟时,蔚来的“电区房”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更重要的转变是商业策略。曾经高高在上的蔚来,开始放下身段拥抱性价比。乐道品牌的推出,让蔚来获得了向下探索市场的机会;新ES8比上代便宜8万元的定价,展现了李斌“活下来最重要”的务实态度。

这种转变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8月份,乐道品牌交付16434台,占蔚来总销量的52.4%;蔚来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33%,重返千亿市值俱乐部。

04 技术路线的大分化

在这场此消彼长的较量背后,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路线的大分化。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纯电车增速达到46.2%,而增程车增速仅为16.5%。7月份,纯电车销量73.6万辆,同比增长44.8%;增程车仅10.9万辆,还下滑了6.2%。

技术进步是最根本的推动力。800V高压快充技术加速普及,电池成本大幅下降,“油电同价”甚至“电比油便宜”成为新常态。当纯电车在成本、性能、体验上全面追平甚至超越增程车时,增程技术存在的意义确实需要重新审视。

李斌的判断可能是对的:“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05 企业基因的较量

从更深层次看,理想与蔚来的此番较量,也是两种企业基因的碰撞。

理想的基因是效率至上。李想善于在既定框架内做到极致,增程技术如此,“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逻辑亦如此。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时,这种基因往往成为包袱。

蔚来的基因是创新驱动。李斌更愿意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换电模式是如此,服务体系亦如此。虽然试错成本更高,但一旦走通,护城河也更深。

当新能源汽车进入下半场,技术迭代加速,用户需求多元化,蔚来的基因优势开始显现,而理想的效率优势反而成了转身的阻力。

06 结语

从“最惨的男人”到“后来者居上”,李斌用了6年时间证明坚持的价值。从行业标杆到增长乏力,李想也只用了1年时间体验命运的无常。

这场较量远未结束。理想手握1000亿现金流,技术积累深厚,仍有翻盘机会。蔚来虽然暂时领先,但要真正实现四季度盈利,还需要更多的市场验证。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瞬息万变的赛道上,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永远的变化。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法则,更是商业铁律。

在新能源的下半场,所有玩家都需要重新证明自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