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工作室
屈臣氏在2021-2025年五年间累计关闭中国内地门店590家。从2021年的4179家门店,到2025年上半年仅剩3630家,平均每3天就有1家门店退出市场。
8月14日,长江和记实业发布的2025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屈臣氏集团在中国的营业收入为66.66亿港元,同比下降3%,EBITDA(注: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17亿港元,同比下降53%。
▲屈臣氏2025年财报数据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收益为66.6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8.79亿港元同比下降3%。中国保健及美容业务EBITDA仅为1.1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0亿港元骤降53%。EBITDA毛利率从4%跌至2%,近乎腰斩。
反观零售部门整体,2025年上半年EBITDA毛利率稳定在8%,若撇除中国业务,其他区域EBITDA毛利率可达9%-10%。这意味着,中国业务不仅是拖后腿,更是拉低整个零售部门盈利水平的负资产。
为应对线上冲击,屈臣氏中国推出幕後店模式专为线上订单设计的小型处理中心,定位快速送貨服务。报告显示,幕后店数量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1家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94家,增幅达200.76%。但诡异的是,线上投入未转化为实际增长。中国业务整体营收仍降,且报告未披露线上销售额占比订单履约成本客户复购率等关键指标。
02长和的内地撤退:从核心资产到边缘业务的全面收缩
长和中期业绩报告财务及投资与其他板块显示,集团对内地医药资产的处置已进入收尾阶段。2025年上半年,集团出售和黄医药部分非核心资产,虽未披露具体金额,但报告明确提及该交易录得一次性收益,侧面反映其套现离场的意图。
回溯更早的2021年,长和出售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全部股权。2025年初,又以45亿元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仅保留5%间接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