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马斯克开44万美元维护“擦边”AI女友,明知是假的为什么还会心动?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搜狐号科技 时间:2025-08-26 22:21:14

《Her》是曾经上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有血有肉的人类和一堆代码构成的人工智能之间的爱情。

最近,

Z世代是AI原住民,他们本就习惯与非人对话。

Ani具备长期的记忆能力,能够存储与用户过往对话的细节。

AI女友正在变成马斯克的印钞机。

大模型是为了回答问题,Grok现在似乎有了新的目标:成为你的「女朋友」,或「男朋友」。

……

其中,马斯克公司的“Ani”创下最快破百万记录,并正悬赏44万年薪招募工程师打造“二次元AI女友”;Character.AI公司则凭借“自建角色+互动可玩”脱颖而出。AI伴侣背后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情感需求的映射,渴望被理解,也害怕被看透,需要情绪价值,又可能逾越道德底线。本期《AI料王半月谈》(8月26日)@有界UnKnown,@三易生活,从用户心理、商业困境到伦理风险,拆解这门看似性感却难以长红的生意。

@三易生活:科技媒体的主编

@有界UnKnown:科技垂直自媒体作者

1、明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还会心动

@三易生活:在海量语料的“喂养”下,没有情感意识的AI大模型就可以实现与人类共情。因为人类拥有的情绪其实是有限的,遇到的问题往往也有共性,所以AI很容易就能模拟在不同情境下人类的反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件事恰恰就是AI最擅长的东西。

@有界UnKnown:最近看到一个这个消息,许多主播开始用AI替代真人,去和付费粉丝聊天了,因为效果太好,很多人已经分不清了,我理解这些付费粉丝,在平台上获取东西,其实和恋爱是一样的,情绪价值。但是里面有个问题,就是用户其实不知道对面是AI,或者即便知道,也可以麻痹自己说,那个是真人。这是一种情感连界,人趋向于和真人发生联系。

2、满分的情绪价值,怎么还是火不起来?

@有界UnKnown:因为它即便再真实,情绪价值给的再满,那也是一个虚拟的,用户从一开始就知道那是个假的,这一点很致命。在情感中,人的玄妙之处在于那种不确定性,拉扯,对抗,猜测,但这些东西在AI身上都不存在,它是一早就被驯化好的,情感来的快,去的也快。

@三易生活:微博的“明星AI情感伴聊”、百度的“万话”、字节跳动的“话炉”等AI角色互动产品,此前就已经验证了AI能向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正确性,但这类线上产品也是有缺陷的,毕竟它们不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

3、“完全被理解”的关系,会幸福吗?

@有界UnKnown:ai伴侣比人懂我,这是一定的。我不怀疑大数据的厉害程度。但问题是,你会愿意和你自己谈恋爱吗?这种更适合当AI助理。

4、AI伴侣的目标用户是谁?

@有界UnKnown:我反问一个问题,那些做桌面宠物的企业,现在还有几个活着呢?所以,我觉得要划定一个稳定的目标群体其实挺难的,但是所有追求新体验的人,都有可能是用户。大家都有可能去玩一下,但是能不能留下来其实是个问题。

我觉得用户还挺广的,现在的人对情绪价值需求太大了,网上有各种聊天搭子,这些人其实都有情感需求的,都可能都是潜在用户,二次元群体也是。但是,即便有这么广的消费群体,我觉得意义还是不大,就是大家去玩一下,发现没意思,可能就出来了。

乙游应该是目前与AI伴侣的用户画像重叠最深的人群了,但是AI伴侣也替代不了乙游,就是乙游是带剧情的,本质上我觉得更像是互动小说,你进入游戏的一瞬间,你其实就和现实社会剥离了,你变成了游戏中的你,但是AI伴侣其实挺难的,它没办法架空。

5、AI伴侣的商业死结是什么?

@三易生活:赚钱归赚钱、却有一个隐性缺陷,那就是这门生意有着巨大的道德风险,真想要让用户持续付费,就得靠擦边。还有一个就是,AI伴侣更致命的一个缺陷是很难利用网络效应,反而用户规模越大还越难赚到钱。像Character.AI每一次对话都需要调用大模型的能力进行推理,这需要大量的算力资源消耗。一个规模越大反而越赔钱,并且还有道德风险的产品,也就难怪AI大厂要避之不及了。

6、现阶段的“Her”是什么?

@三易生活:海外市场成功的AI伴侣产品,它们的运营策略几乎都如出一辙,就是先在网上发布大尺度的个人照片吸引目标用户,再让用户与AI一对一私聊,只要用户建立了联系,运营者就通过解锁更私密照片或解锁露骨的聊天来引导付费。所以简单来说,这几乎就是现阶段AI伴侣赚钱的核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