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的狂热浪潮中,英伟达的股价似乎也遵循着某种季节性的“秋收冬藏”。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在8月24日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一个战术性谨慎观点:尽管其对英伟达的长期增长前景“非常看好”,但基于历史交易模式分析,这家芯片巨头的股价在未来几个月可能难以跑赢大盘。
该行称,英伟达股价表现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即在上半年因明确的利好数据而上涨,但在下半年因缺乏新的硬性催化剂而承压。比如其股价在2024年上半年飙升149%,下半年仅上涨12%。
分析师认为,在没有新的、足以推动盈利预期上调的量化数据点出现之前,市场对远期(即2027年)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将在2025年底前压制股价趋势,这与2023年和2024年下半年的交易模式相似。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英伟达可能正在进入一个“AI之秋”的战术性盘整期。高盛指出,从现在到2026年1月超大规模计算客户提供正式资本支出指引之前,市场将密切关注三大潜在驱动因素:10月份超大规模计算客户的任何量化评论、公司对下一代“Rubin”平台推出时间的说明,以及关于中国业务和美国出口管制的进一步明确信息。
不过,高盛强调这仅是短期战术判断。报告重申,基于超大规模计算客户积极的资本支出评论和非传统客户的需求前景,他们对英伟达在2026年实现超常增长的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历史重演?“上半年猛涨,下半年盘整”
高盛的分析揭示了英伟达股价表现的一个鲜明模式。英伟达股价通常在每年上半年表现优异,其主要驱动力是亚马逊、微软、Meta和谷歌等超大规模计算客户发布年度资本支出的“量化指引”。这些具体的数字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增长预期,推动了盈利预测和股价的上行。
然而,进入下半年,情况往往发生变化。据观察,尽管这些大客户后续仍会发表关于资本支出方向的“定性评论”,但由于缺乏新的硬性数据来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其他因素便开始对股价产生更大影响。
这一模式在过去两年尤为明显:
2024年复盘: 英伟达股价在2024年上半年飙升149%,得益于年初超预期的资本支出指引。然而,进入下半年,市场对2025年资本支出的“见顶担忧”、来自ASIC的竞争以及对Blackwell产品发布时点的疑虑浮现,导致其股价在下半年仅上涨12%。
2023年复盘: 同样,在ChatGPT引爆AI叙事后,英伟达股价在2023年上半年暴涨189%。但到了下半年,尽管基本面依然强劲,投资者开始质疑这轮支出热潮的可持续性,导致其股价估值受压,下半年涨幅收窄至17%。
三大关键变量决定年底前走势
展望2025年剩余时间,高盛认为,在缺乏主要客户新的年度指引之前,英伟达的股价表现将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的进展。
首先是超大规模计算客户在10月份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的评论。市场将寻找任何可能暗示2026年资本支出规模的量化线索,而非仅仅是方向性的描述。
其次是关于英伟达下一代“Rubin”产品架构的推出时间。任何关于该平台发布节奏的明确信息,都将影响市场对其未来技术领先地位和增长周期的判断。
最后是其中国业务的清晰度。随着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持续演变,任何关于中国市场业务前景的进一步明朗化,都将成为影响投资者情绪的重要因素。高盛认为,若这些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股价可能因缺乏催化剂而承压。
尽管提出了短期警告,高盛并未改变其对英伟达的长期积极看法。报告重申,基于积极的云厂商资本支出评论和非传统客户的需求前景,他们对英伟达在2026年实现超额增长“非常乐观”。
高盛目前对英伟达(NVDA)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200美元,该目标价基于5.75美元的标准化每股收益和35倍的市盈率。
AI同业分化:博通看齐,AMD与Marvell或将盘整
高盛的报告也对其他几家AI相关半导体公司给出了战术性展望。
对于博通,高盛预计其2025年下半年的交易动态将与英伟达类似,因为市场已基本消化了其对2026财年和2027财年的AI业务指引。新的XPU客户和AI网络业务的增量数据将是股价能否跑赢大盘的关键。
对于AMD,高盛认为其数据中心GPU在2026年的潜在增长以及PC和服务器CPU的短期强势已在当前股价中得到体现。该公司计划于11月举行的投资者日活动,将成为检验其数据中心GPU收入预期和2026年展望的“试金石”。
对于Marvell,高盛预计其股价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将维持区间震荡。来自亚马逊的定制计算业务和微软业务在2026年下半年的增长能见度,将是推动股价突破的关键。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