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5 日的午后,上海张江智己汽车总部的监控屏上,订单数字正以秒为单位疯狂跳动。茶水间里,刚泡好的咖啡还冒着热气,市场部的小王突然拍桌:“破万了!才 30 分钟!”
这个数字像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在 20 万级 SUV 市场厮杀正酣的当下,新一代智己 LS6 用半小时破万单的成绩,给所有玩家上了一课。三周后,智己干脆提前摊牌 —— 全系八大配置版本、20.99 万 - 27.99 万元预售区间,连同 “恒星” 超级增程、灵蜥数字底盘这些硬核配置,一股脑全摆到了台面上。
有人说这是趁势而为,懂行的却知道,这更像一场蓄谋已久的 “反攻”。
订单背后的 “焦虑解药”
老李在青岛做海鲜生意,这半年来总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纠结。北方冬天的续航折扣、没有家充桩的补能麻烦,像两块石头压在心里。直到刷到智己 LS6 的预售信息 —— 超级增程版纯电续航 450 公里,综合续航能到 1500 公里,他当即定了闹钟抢订。
“以前开燃油车,跑趟烟台拉货,来回得加两箱油;换成纯电车,冬天高速上不敢开空调,还得盯着续航找充电桩。” 老李摩挲着手机里的配置表,“现在这增程版,市区用电比油车省一半,跑长途也不用慌,这不就是为我们这种人造的?”
这种 “解药式” 的产品力,藏在智己 LS6 的每处细节里。百万级灵蜥数字底盘不是噱头,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挂组合,再加上智能电控减震,老李拉着海鲜箱过颠簸路时,后排的泡沫箱都不会晃倒;全新的智能交互系统更对老司机胃口,不用低头找按键,语音指令说完,导航、空调立马响应,“比我儿子的平板电脑还好用”。
而纯电版则精准戳中了另一群人的痛点。在杭州做互联网的小张,家里有充电桩,最看重加速和智能配置。智己 LS6 纯电版零百加速冲进 4 秒俱乐部,还搭载了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下班走秋石高架,堵车时打开辅助驾驶,脚不用一直踩踏板,比以前轻松多了”。
提前摊牌的 “底气”
智己这次提前公布全系配置,在行业里算个 “反常操作”。按常理,车企总会先放主打车型,再慢慢披露其他版本,吊足市场胃口。但智己偏不,从 20.99 万的超级增程基础版,到 27.99 万的纯电顶配版,八大配置连价格带权益全公开,甚至把 “无家充桩用户首选” 这种定位直接写进宣传语。
这份底气,来自张江实验室里熬的无数个夜。“恒星” 超级增程系统研发时,工程师们在漠河 - 30℃的寒冬里蹲了一个月,就为了优化低温续航;灵蜥数字底盘的调校,累计跑了 200 万公里测试,相当于绕赤道 50 圈。一位参与研发的工程师说:“我们不是在堆配置,是在解决用户真真切切的麻烦。”
更关键的是,智己背后站着上汽、张江高科和阿里的 “铁三角”。上汽的制造体系保证了品控,张江的科创资源赋能了智能技术,阿里的生态则打通了车机互联。这种 “豪门背景”,让智己 LS6 在 20 万级市场里,既有新能源车的智能灵活,又有传统车企的稳定可靠。
就像上海智己体验中心的销售说的:“以前客户总问‘你们这新品牌,后期保养怎么办’,现在不用解释了 —— 上汽的售后网络,全国上千家网点,比很多新势力靠谱多了。”
9 月 1 日的 “终极考验”
距离全国试驾启动还有一周,北京的智己体验中心已经排满了预约。有像老李一样的燃油车置换用户,有想给妻子换车的家庭主妇,还有不少是从特斯拉、小鹏展厅转过来的 “对比党”。
小王在展厅里演示智能泊车时,围过来一群人。“你看,就算是新手,只要按一下按键,车能自己找车位,还能避开旁边的石墩子。” 他边操作边说,“以前客户总觉得智能配置华而不实,现在试过之后才知道,下雨天不用下车指挥,窄车位不用来回倒,这才是真方便。”
这种 “眼见为实” 的体验,或许才是智己 LS6 真正的杀招。30 分钟破万单的热度终会褪去,但当消费者坐进驾驶座,亲手摸到细腻的内饰、感受到底盘的稳健、体验到智驾的安心时,那些冰冷的数字,才会变成真正的信任。
老李已经约好了 9 月 1 日的试驾,打算拉着货车司机老周一起去。“要是试驾没问题,就把我那辆开了五年的皮卡换了。” 他笑着说,“以后跑烟台,既能省油钱,又能让老周见识见识,现在的新能源车,早不是以前那样了。”
智己 LS6 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当市场还在讨论 “价格战”“配置内卷” 时,它已经用 “解决真问题” 的思路,走出了另一条路。就像张江实验室墙上写的那句话:“智能时代的汽车,不该是冰冷的机器,该是懂你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