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我要吃饭
为什么国家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资西藏?
发现没有,明明1.2万亿的雅江水电站项目才刚刚启动,8月新藏铁路有限公司就宣布成立,准备推动另一项预计3千到4千亿的工程——新藏铁路。
再加上此前投资超3千亿的川藏铁路,三大超级工程节点之密、投资之巨、难度之高、工程量之大,史无前例。
这些项目短期几乎无法收回成本,但决策层依然持续加码,将资源不断地倾斜到西藏。
其背后,有着三大深远考量。
经济角度看,以工代赈,托底就业。当前,国家正在全力推动反内卷,房地产也淡出决策系统,三大超级工程正好能承接剩余的劳动力和工业产能,对冲供给侧改革带来的阵痛。
它们不仅投资规模巨大,更因为地处高寒、地质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技术资源,从顶尖的地质工程师、隧道专家,到数以万计的熟练技工、普通工人,每一个环节都在吸纳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口。
据估算,仅雅鲁藏布江一项工程,就可创造超1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算上水泥、钢铁、电力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链,三大超级工程联动,有望撬动近百万的就业机会。
如果说,经济账关乎当下民生,那么政治账,则关乎百年国运。
过去,藏南地区地势险要,交通封闭,几乎只依赖脆弱的219国道,面对外部觊觎,战略力量难以迅速抵达。
如今,川藏铁路、新藏铁路、高原电网陆续推进,国道318雅江过境段即将通车,省道220雅江段加速改建,墨脱启动通用机场选址工作,未来可以起降大型飞机。
当整个藏南的公路网、电网、通信网彻底激活,这里会从“孤岛”跃升为枢纽,不仅能辐射周边,还能形成强有力的战略震慑。
如果再把视角拉高,更会发现,这一轮超级工程,是中国突破海上围堵、构建陆权格局的关键一环。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对马六甲、苏伊士、巴拿马等海上咽喉的掌控,主导全球贸易规则,更能在关键时刻“一键锁喉”,扼住他国命脉。
如果说海权的核心是航母,那陆权的核心就是铁路和基建。
中国铺设的是属于陆权时代的战略通道——川藏铁路连接南亚,未来可通印度洋,新藏铁路直通喀喇昆仑,对接中巴经济走廊,再加上贯通欧亚的中欧铁路、打开东南亚的中老铁路、延伸至波斯湾的中伊铁路......
这些线路共同织成一张覆盖亚欧大陆的陆路交通网络,不仅强化了新疆、西藏的枢纽地位,更将中国的影响力深植于整个周边,未来能源、物资、技术、资本可以沿着钢铁动脉奔涌,不再依赖脆弱的海上通道。
这一轮西部工程,不是简单地撒钱搞低效基建,而是精准投放国家战略级优质资产,更是中国在百年变局中,破局突围的大棋局。
时代变了,过去四十年,发展看沿海,未来四十年,西部的份量在加大。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通缩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我们有份“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楼市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动向,199元/年,全年48期,帮助大家看清趋势,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
最近恰逢智谷趋势12周年庆!为回馈各位读者朋友,现在订阅,我们还将加赠——
1、《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
2、1场《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
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消除迷茫,仅限50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