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价格失衡?从价格折返跑到4元,看饮料的定价困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食安时代 时间:2025-08-21 10:55:23
或许是出于竞争压力又或是实现了降本增效,近日其又宣布重回四元价格段,但想要在市场中突围并不容易。

食安时代

饮品市场中各个品牌之间为了抢夺更多市场份额纷纷亮出各自的杀手锏,受市场消费大环境影响价格策略成为行业突围的重要一环,一些品牌在产品定价上起起伏伏,被称为屌丝饮料代表的某品牌去年年初价格上涨后今年又将价格下调,不仅从箱身到瓶身不断加码促销,部分产品还增加了容量,彰显了其抢占市场份额的决心。

对于饮料品牌而言价格定位固然重要,但当今消费市场从追求性价比到重视心价比的转变愈发明显,情感价值正成为一种支付货币,接下来品牌可以采取多维度策略降低成本,在满足盈利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直接的促销策略让市场感受到性价比。同时品牌也需要提升产品本身价值以及情绪和社交价值,满足注重心价比的人群,而且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品牌也需要及时调整以谋求更好发展。

性价比仍是抉择的关键

近日,康师傅每日C果汁在官方旗舰店上线了多款产品,在包装和配方上都有升级,但引发市场关注的更多是价格变化,在新版大瓶装产品包装上已经去掉了建议零售价5.0元的字样,整箱核算下来单瓶4.16元,还有消息称部分量贩超市价格甚至已经下探至3元到3.5元,这也就意味着着屌丝饮料的回归。

曾经该品牌产品凭借多加1元就有双倍容量的超高性价比在市场中成功爆火,也精准触达各类消费群体,无论是学生党、户外工作者还是工地工人、长途司机都直呼不是小瓶买不起,而是大瓶更有性价比,尤其是在消费降级时代其凭借先入为主的优势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爱。但去年受成本上升影响宣布将产品涨价至5元一瓶的举动直接把自己送上风口浪尖。

不仅销量、口碑双双下滑消费端更是吐槽不断,4元是国窖,5元就是马尿感觉被背刺快乐水涨价,接受不了,有小超市老板表示价格涨上去就没有那么好卖了,原来每天可以卖掉四五十瓶,涨价后整体销量下滑了。其实此前品牌旗下产品也经历过涨价,当时凭借再来一瓶的活动作为2.5元到3.0元一个过渡,市场反响很不错,但这次涨价就是直接硬来没有缓冲,导致产品销量、品牌形象等受损。

由于大环境不佳,但凡涨价的饮料可能都会面临不太好的结果,除上述品牌外可口可乐在过去几年也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涨价,从缩小包装容量到直接提升终端零售价,但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招致了市场的强烈反弹。根据其财报显示,近年来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出现了下滑,卖不动了的消息不断传出,很多代理商更是选择逃离。

近两年饮料市场价格战如火如荼,不少品牌以降价或推出更大包装等方式寻求稳定,比如今麦郎推出的快补水电解质饮料1L装仅需4元;500毫升的无糖茶均价降至3-4元,不少品牌还推出1升等大包装来突显性价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饮料品牌还是要在价格上重新考量。

性价比、心价比都要

此次上新的每日C果汁在包装和配方上都有升级,在原料上选择上鲜果橙选择1500小时光照的巴西甜橙,水蜜桃特选奉化水蜜桃、金桔柠檬甄选海南金桔原汁,并且打着每日100%维C的旗号宣称营养健康;在包装上这几款饮料相比老包装风格更时尚更有视觉冲击力。品牌此举在回归性价比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似乎也想从多维度增强产品竞争力。

品牌之所以下调价格并升级产品或许也是受到其它品牌竞争的影响,在其涨价之后不少类似的屌丝饮料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比如汇源100%果汁、福兰农庄NFC果汁等都推出了1升装;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橙、三得利乌龙茶则加码到了1.25L装;元气森林将1.25升的气泡水产品升级到了2升等等,山西品牌依能则带着3.5元1升的蜜水系列杀出重围一年卖出了5个亿。

这些品牌的持续加码似乎是让康师傅慌了的重要原因,想要抢回被夺走的市场份额品牌就需要在做到性价比的同时满足心价比,品牌号称满足每日100%维C瞄准的就是大众对健康饮料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1升饮料的内在附加值。而包装创新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外在附加值,在货架上的众多产品中瞩目的包装更能吸引人眼球,利于提高产品购买率。

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攀升,无糖、低糖、低卡、低脂等概念成为选择饮料的重要考量因素,为此众多饮料企业纷纷响应这一趋势推出更具健康属性的产品。随着饮料健康化越来越深入,接下来品牌想要在众多同价格段的饮料中突围还要从多方面提升产品价值,比如在糖分上下功夫,以天然代糖或是添加低GI糖类成分替代白砂糖,来提高产品差异性的同时满足市场不断上涨的健康需求。

从拼面子到拼情绪

以前的屌丝饮料主要集中在冰红茶、绿茶等有糖茶饮料,以及水蜜桃、冰糖雪梨、蜂蜜柚子等水果味饮料,在当下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量大便宜的饮料不再让人们觉得没面子,还逐渐引导着整个饮料行业的商业逻辑从拼面子转向拼里子,越来越多品类开始向便宜量大方向布局。这类饮料也有了更多的覆盖面,无糖茶、凉茶、电解质饮料、功能饮料等都开始布局。

比如娃哈哈推出的1升茶饮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东鹏特饮推出的果之茶1升装售价4元,还主打1元乐享;统一大瓶装春拂绿茶、双萃等在市场中销量都很可观。《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显示,尽管400-600毫升的中瓶即饮装仍是饮料行业主流的规格段,规格更大的600-1249毫升单支即饮装既满足消费者的即饮需求,同时也是一些精打细算的消费者的性价比之选。

此外大包装受到消费者喜爱还是因为其能够带来猎奇感以及情绪价值。相关报告显示,当下我国已经逐步由生产型社会迈向消费型社会,消费过程中的情绪价值、情感链接、自我认同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消费不仅仅是获取产品的过程更是情绪价值的延伸,特别是在如今高压的社会生活中,情绪成为他们较为看重的消费体验,大包装饮料的大正好符合。

《2023青年消费调研》显示,近一半的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花钱,人们已从单纯的购买和使用,变成主动参与和沉浸式体验。未来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品牌需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来作为壁垒,品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情绪体验的塑造,不是单纯推销产品,而是要让消费者在整个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满足他们差异化的情绪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