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胖东来于东来登上《人民日报》,什么信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一见财经 时间:2025-08-20 12:38:42



于东来和他领导的胖东来这些年大红大紫,但又不乏各种争议和质疑,而《人民日报》专访了他。

8月19日,《人民日报》用近乎三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对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的专访。

这次专访,不仅仅是给于东来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是党媒对于东来的力挺。

1

于东来是《人民日报》最近系列访谈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

本次对于东来的专访,是“企业家谈‘新’”系列访谈之一,于东来是第三位企业家,之前接受专访的分别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胖东来属于传统商贸流通行业,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创新上,都无法与泡泡玛特及宇树科技相提并论。

不过,在一见财经看来,于东来领导的胖东来的“新”,就“新”在一个处在相对传统行业的企业,通过对“人”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这或许是他能登上《人民日报》系列访谈的最重要原因。

在访谈中,于东来说:“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你对员工好,员工对顾客好,顾客对社会好,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也会向善向好发展。”

就在登上《人民日报》前几日,胖东来就干了一件对“人”高度重视的事情。

8月8日,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新乡第三家胖东来新招工1000人左右,其中20%的岗位给退伍边防军人,还有2%的岗位给“有犯罪史的服刑人员”。

此事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胖东来在哗众取宠,制造热点;也有人认为,招有犯罪前科的人员,对企业是有风险的。

不过,《南方周末》8月10日刊登的一篇评论称,合理满足刑释人员就业需求,包容他们的谋生愿望,不仅是为了他们的出路着想,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定着想。像胖东来这样大胆破除用人偏见的企业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点。

2

于东来和他领导的胖东来,也是今年以来遭遇负面舆论较多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不过,在很多时候,官方都力挺了他。

一见财经注意到,《人民日报》专访中专门设置了问题:“面对一些网络上的质疑,您怎么看?恶意谣言给企业发展带来哪些困扰?”

对此于东来说,有的质疑是有道理的,我们立即整改。有的质疑带着恶意的诋毁,企业发展可能因片面攻击被全盘抹杀。对此,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得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问题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给予受到质疑和恶意攻击的民营企业家莫大的支持,给予于东来表达立场和态度的机会。

今年以来,于东来和胖东来受到猛烈的质疑。

3月初,经济学家宋清辉在微博发表评论称,“胖东来是一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变着花样靠流量活着。”此外,还多次贬低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学历,指责胖东来“无赖企业行径”,称其是“河南企业家的耻辱”。

4月份,先是“躺平叔”质疑胖东来帮扶永辉超市、湖南步步高是为了获取利润,同时高价售卖自有品牌产品获取高额利润。后来,网红“柴怼怼”声称胖东来商超业务不赚钱,主要盈利点来自玉石销售。去胖东来买玉石的人是“交了智商税”。

这件事把于东来气到差点退网。

5月3日,于东来在抖音发文称:“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他还怒斥抖音无底线包容对企业的造谣中伤行为。

仅仅过了4天,人民网就在题为《依法打击乱“怼”,胖东来需讨回公道!》的评论中称,正常运转的社会离不开监督,健康发展的企业也离不开“啄木鸟”;但是,不能抹黑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不能炮制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干扰企业发展,更不能敲诈勒索企业,这同样是法治社会的底线要求。

7月初,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柴怼怼”相关账号编造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某企业的产品质量,恶意诋毁某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并借机吸粉引流带货。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人民日报》本次专访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于东来,再一次对外释放了国家对遭到诋毁的民营企业家的支持态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