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池小油箱的混动,被整个行业都认为是混动的终极形态,无论是增程还是混动,目前整个行业都认为这种形式会让对于新能源出行的便利性和节能性达到更高,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增程还是混动,其实除了大电池,还有一个核心要素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混动也需要高压快充,混动也需要在大电池拥有长续航的基础上,满足用户在第三方快充桩的快速补能。
8月15日智己召开预售发布会,30分钟订单破万,2026款智己LS6预售夜的火爆场景,成为今年新能源市场最具冲击力的画面。
2026款智己LS6开启预售。目前的预售价格为22.49-27.99万,同时覆盖了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结构,当然此次对于市场冲击力最大的,就是智己正式推出了增程式电动车,今天笔者也着重给大家分析智己的增程结构,同时智己首款增程式电动车,真的是把笔者开头提到的混动的关键核心,落实到了实际。
重新定义增程标准增程式电动车曾陷入尴尬境地。车主圈流传着“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调侃,道出了这类车型的核心痛点,纯电续航短、充电频次高、亏电体验差,这也是目前增程式车主最为头疼的关键。
智己工程师团队决定打破这一魔咒。他们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出66kWh“超级骁遥MAX电池”,创下当前增程车型的电池容量之最。这块巨无霸电池带来450km+的CLTC纯电续航能力,是主流增程车型平均纯电续航的两倍。
“我们做过严谨调研,一周333公里纯电续航能满足92%用户的城市通勤需求。”智己汽车CMO李微萌在技术沟通会上透露。这意味着上班族只需每周充电一次,即可完全摆脱燃油依赖。
即使电量低至16%的增程器启动点,系统依然能输出275.5kW功率,相当于3.0T燃油发动机的动力水平。成都至康定300公里山路实测中,车辆抵达目的地时电量仍保持在17%,彻底告别“亏电萎靡”的尴尬。
800V+大电池告别补能焦虑补能效率是智己技术团队攻克的第二座堡垒。传统增程车充电往往需要50分钟左右,用户每周需充电2-3次。智己的解决方案是将纯电领域的800V高压平台嫁接到增程系统。
“为什么增程车不能享受顶级补能体验?”智己CTO项矫在采访中反问道。这套800V超快充系统峰值功率达268kW,在普及率高的250kW主流超充桩下,仅需15分钟即可补充310公里续航。
在318国道折多山驿站海拔4300米的实测中,系统仍维持90kW峰值功率,高原环境“不反电”。即便面对-20℃的极寒环境,170kW低温充电功率依然稳如磐石。
补能方式的灵活性同样革新。用户既可选择“一周一充”的纯电通勤模式,也可在长途旅行中随时使用92号汽油应急补能。加油站在1500公里综合续航面前,彻底沦为“备用选项”。
无感增程才是真的注重体验增程器噪音曾是用户吐槽的重灾区。智己的应对策略堪称“科技与狠活”的结合。
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这项与保时捷旗舰跑车同源的技术被首次引入增程领域。配合宽域废气再循环技术,大幅提升节油效果。更关键的是,工程师团队做了从发动机到车身的全流程NVH深度优化。
真正的黑科技是ERNC主动降噪技术,如同为座舱配备“降噪耳机”,该系统使增程器介入时的噪音增量低至0.01分贝。在演示实验中,工程师在LS6发动机盖上搭起2米高积木塔,增程器启动时积木纹丝不动。
最终成果令人惊叹,2026款智己LS6车内怠速噪音不超过36分贝,达到图书馆级静谧标准。用户在实际体验中反馈,增程器介入几乎无法察觉,纯电驾驶体验得以完整保留。
从纯电坚守者到全场景解决方案商对智己品牌而言,“恒星”超级增程技术的意义远超单一产品升级。坚守纯电路线四年半后,这个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终于完成了能源战略的全面升级。
“智己作为后入局者,后发优势必须明确。”李微萌强调。团队没有简单复刻现有增程方案,而是基于纯电技术积累打造全新品类——工程师们称之为“自带超充桩的电车”。
这种技术路线的转变,实则是用户场景的深度洞察。智己调研发现,增程与纯电用户群体存在本质差异。“增程技术的发布不是去抢纯电用户,而是吸引原本因里程焦虑可能放弃新能源的增量用户。”李微萌解释道。
市场反应验证了这一战略。预售开启即爆单的现象,意味着智己成功撬动了庞大的油车用户转化市场。一位资深汽车分析师指出:“LS6用油车用户五年总持有成本(车价+油费+保养),提供了跨代的智能电动体验。”
重构20万级SUV价值体系当智己LS6增程版以20.99万元起售价杀入市场,整个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的定价逻辑被彻底颠覆。
横向对比,同级增程车型价格普遍高出5-8万元。纵向看配置,LS6在相同价位提供了翻倍的纯电续航、800V高压架构和激光雷达等高阶硬件。
“20.99万元买到235km纯电续航、激光雷达和全域800V,硬件价值感对标35万级产品。”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种越级配置策略,让智己成功占领了中高端SUV市场的价值制高点。
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使用经济性。WLTC综合油耗0.23L/100km,亏电油耗仅5.32L/100km,比同级燃油车低35%。配合七重安全防护的航天级电池(超2026年国标),用户后期使用成本显著降低。
技术路线之争的本质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谁能为用户创造真正的自由。当传统油车用户开始计算“把每月上千元油费变成LS6月供,油车残值当首付”的账目,汽车能源革命的临界点已然到来。智己LS6的价值,正在于它让选择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