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非黑即白的信仰,只有对复杂生活的周全照料。
”
作者|吕嘉豪
编辑|周 展
视觉|慢 慢
未来某天,张维利(我xjb编的人)生日过后的第七个黄昏,也就是一周后的傍晚,他把露营椅收进XC70后备箱时,看到后视镜里还映着天边最后一抹火烧云。
他感到很幸福。
三小时前,他用这辆沃尔沃的电池驱动着外放电,拿咖啡机煮了八杯拿铁,给露营地的投影仪供了电,然后让他乐队的朋友接上电吉他电贝司嚎了半场即兴音乐会。
此刻返程时,仪表盘显示还有47公里的纯电续航,而油箱甚至是满着的——这往返400公里的路好像对XC70来说没存在过。妻子在副驾刷着短视频,孩子在后座追问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车载AI用童话般的语言解释着光的折射。
张维利总说这台车是当代生活的瑞士军刀,你瞧瞧,多土的比喻啊。
于是我替他补充到,只不过这刀的刀刃换成了电流与汽油的精密咬合。
这一天的畅想要感谢沃尔沃赐予的灵感,感谢被他称为SMA超级混动架构的新技术。这名字第一次听的时候像某种北欧高冷科技,但看透彻了,才会看到它内里藏着对中国市场人间烟火的深刻妥协。
中国家庭是什么样的?
既要短途通勤零油耗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又要随时能横跨半个国家的续航这种理想主义的东西。冷知识:中国的“半个国家”可不是欧洲的“半个国家”哈。
除此以外,他们既要电动车般的静谧,又恐惧抢充电桩的狼狈;既要新能源的廉价动力,又厌倦随之而来的晕车可能——事儿哔,是他们新的代名词。
于是沃尔沃的工程师们只能搬出“四擎四驱”方案:让1.5T发动机像支分工明确的小型乐队一样领着P1、P2、P4三台电机,再靠那和永远选对乐谱的指挥3DHT混动变速箱去带领——然后演奏出直白的数据去征服市场——200公里纯电续航够你一周通勤不加油,1200公里综合续航能从北京开到上海,亏电时油耗锁在5.85升,而踩死油门时五秒破百的推背感能吓醒打瞌睡的副驾。
做完这些工程师大概率会擦擦汗然后心里说一句国粹,然后对着电脑问“就问你够不够!”
他们敢,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的这个东西,实力强大到一定能在这个早就是诸神混战的混动市场江湖里PK出一条王者之路。你比亚迪DM-i用单挡变速器把成本压到极致没关系,你吉利雷神靠46.5%热效率发动机登顶省油王座不冲突。
沃尔沃的解法是通过给变速箱塞进三个档位去拯救增程式这个混动偏科生,当别家混动至少跑到60km/h才敢让发动机直驱时,XC70在20km/h的早高峰蠕行中就能切入直驱模式。这好比登山时别人还在找路径,你的向导已经掏出了三条备用小道——我的技术跟市面上别的技术没正面矛盾,是一个新选择,自然没什么害怕的。
不过万事万物总不是十全十美的,精密的代价往往就是脆弱。所以就不得不提沃尔沃这种给齿轮套铠甲的老手自有一套了——
XC70在今年春天去了零下37℃的内蒙古牙克石,又在盛夏钻进49℃的吐鲁番火焰山;极寒中电池性能保持在85%以上,高温下变速箱油温始终没报警。车子明明能飙到240km/h,品牌方却又主动锁在180km/h,你说这不是学霸无声的炫耀和控分,谁能信?
控分的目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为了你的安全。
回望混动技术进化史,就像在看人类纠结的缩影:纯电派喊着彻底革命,内燃机拥趸念叨着“姜还是老的辣”,而沃尔沃在XC70里则埋下了另一种答案——
你看张维利的露营归途,老婆儿子就不说了,几百公里的路他开累了就可以打开NPA领航辅助,车辆不仅能够在120km/h下自动避开右侧大货车,也能在驶出高速匝道前五百米就开始线性降速。这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地方呢?是发动机正通过3DHT变速箱直驱前轮,P4电机回收着下坡动能,P1电机发的电存入电池,准备应对城市里随时会到来的下一段拥堵。
在这个充电桩尚未铺满戈壁、电池仍惧怕严寒的世界里,有人选择激进的革命,而沃尔沃的工程师们更愿意做现实主义者——用三台电机、七种模式、一千二百公里续航,编织一张温柔的过渡之网。
毕竟真正的技术慈悲,是让用户察觉不到技术存在。就像此刻,张维利只记得山涧的清风和咖啡香,至于车如何平衡了油与电?让沃尔沃在钢铁躯壳里构建的无声哲学来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