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不到25万买路虎揽胜极光 煤老板座驾为何跌落神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琳 易车 时间:2025-08-18 16:15:49

2015年前后,揽胜极光因独特英伦设计被追捧为“煤老板专属座驾”,加价20万一车难求,终端价一度突破60万元。

十年后的今天,路虎官宣,旗下车型揽胜极光L限时官降。具体来看:

基础版(SE驭光尊耀版)从42.98万降至23.98万,直降19万;​

高配版(HSE凝光限定版)从47.58万跌至26.98万,差价20.6万。

降幅高达44%-48%,创下2025年豪华车单次官降纪录,甚至叠加贷款补贴后门槛进一步下探至21万级。官方在宣传中甚至打出“你的第一台揽胜”的口号,这是要和造车新势力们争抢年轻用户。

虽然路虎早就有了“七折虎”的名头,但这波降价堪比高空跳伞,跳出去了发现没带降落伞。

这一反差背后,是路虎从“成功男人标配”到“7折虎”标签的彻底沦落,也是传统豪车价格体系崩塌后的无奈之举。

2025年1-7月,揽胜极光单月销量均低于800台,上半年同比暴跌30%;奇瑞捷豹路虎整体月销量仅千辆左右,产能利用率不足10%。

去年捷豹路虎库存系数最高是一度达到2.55(行业健康水平为0.8-1.2),成为库存系数最高的品牌之一。

经销商也是有苦说不出。车卖不出去,经销商就挣不了钱。全国30%的捷豹路虎4S店已经亏到关店跑路,剩下的也在硬扛。

价格血崩的背后是合资工厂的巨亏,去年亏了1870万美元,生产线快撑不住了。所以今年捷豹路虎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将退出中国市场,路虎方面,揽胜极光和发现神行都将在2025年底退出中国市场。

这一轮降价,基本上就是揽胜极光的最后清库,也是用户最后一次捡漏的机会。

从煤老板的最爱,中年男人的梦想,走下神坛,这十年可以说是路虎“摆烂”的十年。

路虎的质量问题早就是公开的秘密。2015年央视3·15晚会点名它的变速箱“随时可能趴窝”。在这之后的2018-2023年,整整六年路虎都稳坐中国豪华车投诉榜前三名,在J.D.Power多年来推出的新车可靠性排行榜,路虎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也许这些质量问题,对喜欢折腾车的欧洲用户来说,会觉得无所谓。但在中国用户看来,我花大几十万买台豪华车,是为了享受而不是折腾,“修不好的路虎是消费者对这个豪华品牌最大的讽刺。”

更讽刺的是,路虎好像从来没打算反省这些问题,大有一副“我就这样,爱买不买”的嘴脸。每逢卖不动的时候,连营销都懒得动作,直接就打降价牌。久而久之,品牌溢价被挥霍精光。

不幸的是,国产新能源的强势崛起,加速了路虎的沉沦。

国产新能源车凭借更大的空间、更智能化的体验和更低的价格,把BBA都逼到了悬崖边,更何况是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

特别是最近两年,各种致敬路虎的车型肆无忌惮的层出不穷:杭州湾揽胜、坪山大路虎、大湾区揽胜……而正牌的路虎本家,却拿不出一款能够跟上新能源趋势的产品。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与BBA、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相比,路虎是真没啥电动化技术的家底。

没有质量口碑、没有电动技术、没有价格底气,这场败局早已注定。

随着这一轮降价清库结束,揽胜极光和发现神行退出市场后,路虎这个“大聪明”,把中国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与奇瑞合作的“Freelander神行者”上。

Freelander神行者的意义,美其名曰“中国制造+中国成本”战略,本质上是授权一个子品牌名字给奇瑞用,继续维持路虎的品牌光环,用的是奇瑞的电动化平台和技术,套个路虎家族设计的壳子。

Freelander神行者若在中国市场试验成功,路虎不费力的坐享中国新能源的红利,还可以顺势出口海外,继续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的经典范本。

若失败,也不影响路虎主品牌的声誉,路虎已经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就留着进口揽胜和卫士维持在中国高端市场的面子。

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信任路虎呢?(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标签: 揽胜极光 路虎揽胜极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