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警报,解除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博闻财经 时间:2025-08-16 10:22:37

原创 刘晓博

今天一大早,就从阿拉斯加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美俄首脑会谈,没有谈崩!

这场会谈北京时间今天凌晨3点左右开始,接近7点的时候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特朗普表示:双方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遗留待解的问题很少,但其中一个问题很重要,双方并未达成任何协议。他稍晚会致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北约国家领导人以及一些他认为合适的人,通报会晤情况。特朗普称希望美俄双方在未来能有良好且富有成效的会晤,预计将很快再次与普京会晤。

普京称,已与特朗普建立了非常好的直接联系,看到了特朗普想要理解冲突本质的意愿,俄罗斯真诚地希望俄乌结束冲突。普京还表示,他同意特朗普的观点,乌克兰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希望相互理解能为乌克兰带来和平。普京表示下一次会晤可能是在莫斯科。

对于中国股民来说,这意味着:警报至少暂时解除了,下周少了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

最近A股表现不错,上证指数在时隔几年之后,重上3700点。沪深两市股票日成交额也稳定在2万亿以上,每天都有大量新股民入市。



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成为近期最困扰市场的因素。

特朗普多次扬言: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不能实现和平,美国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税率是100%。

俄罗斯石油的三大买家,是中国、印度、土耳其。特朗普已经对印度动手,加征了25%的“二级关税”以观察效果,这让印度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税率达到了50%。

特朗普还进一步威胁:如果印度不屈服,可能会有更高的税率。

如果乌俄不能实现和平,美国对中国会不会也加征“二级关税”?如果特朗普执意这样做,中国一定会对等报复,由此引发新一轮关税大战,让此前几次谈判的成果付诸东流。

我之前在文章里分析过:中国和印度不可能不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也不可能因为特朗普想拿诺贝尔和平奖就疏远俄罗斯。

其实对于特朗普来说,让中国和印度不买俄罗斯石油难度更大,而让乌俄和平反而相对容易一些。前提是要让乌克兰及其背后的欧洲有较大让步,让俄罗斯的胃口小一些。

双方争执的焦点主要是两个:第一,如果乌克兰愿意牺牲领土,能不能换来“加入北约”的通行证;第二,俄罗斯到底获得多少乌克兰的领土。

还有两点也比较重要:

一是俄罗斯要向乌克兰赔偿多少钱,被欧洲冻结的3000亿美元的俄罗斯官方资产可以拿回来多少;二是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取消多少。要知道,仅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就高达几千项。

俄罗斯也希望和平,但此前牺牲太大、目前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所以叫价自然不会低。乌克兰现在主要碍于面子问题,怎样向老百姓交代,此外欧洲仍鼓励乌克兰不轻易屈服。

乌克兰的命运,让我们联想到了30年代的中国。弱国无外交,自己的命运被列强决定,很难自主。这是当年乌克兰被列强忽悠,放弃核武库的后果。

乌克兰的遭遇,将让更多的国家希望获得核武器。有了“真理”在手,才能掌控命运。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7月的经济数据,跟金融数据继续背离。

下图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居民消费、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幅,都有所回落。









7月的出口还不错,单月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5%。1到7月进出口额按照人民币计算,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7.3%。

出口有关税扰动的因素,中美暂停互加关税后,出口商、进口商都在抢时间进货,不代表未来几个月情况可以持续,尤其是四季度以后。

为什么实体经济仍然偏冷,股市这么好?

我之前在文章里分析过,这是“水牛”。

所谓“水牛”,就是财政+货币放水拉高了印钞速度,让广义货币M2和社融同比增速都创出了新高。



由于不断降息,再加上对国债、地方债利息收入征税,把一部分资金从银行里挤了出来,愿意炒股的资金增加了,带动了M1(狭义货币)的强劲反弹。

国家不断出台激活股市的政策,引导资金流入股市,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央行最新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全国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另一方面, 7月居民存款净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

这意味着:存款的确在搬家,从银行搬到了股市。

既然是“水牛”,会不会到哪一天戛然而止?

当然有可能。

官方希望股市的火爆,可以改善经济的体感,改善消费,最终拉动经济。所以希望是慢牛,能持续久一些。

从理论上看,这条路可以走通。通缩持续了3年多,从周期上也应该在1年到1年半之后走出来,股市提前做出反应,有合理性。

未来1年,美联储将断崖式降息,这不是某一个月的PPI能改变的。中国的货币空间将因此加大,而国家会继续加大刺激消费的力度,再加上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将逐步走出底部区域。

中国股市此前几年调整比较充分,整体估值不高。只要能处理好跟欧美的关系,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支持民企发展,行情还是能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继型的调整会有,板块轮动会有,风险依然存在。

说实话,很多人不适合炒股。如果你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是亏损,基本上证明了你不适合炒股。不用吐槽了,早点离开股市比较明智。

常有读者在后台问我、甚至质疑我,是否有实际炒股经验,还是纸上谈兵。

我是1993年末开户入市的,是中国前160万个股民之一。我还是中国第一代报纸证券版的编辑,在深圳工作的前10个年头就是编辑深圳晚报和深圳商报的证券版。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不太建议普通人炒股。所谓普通人是这样定义的:即便你有3个亿在股市,你没有坐庄、没有内幕消息,没有量化交易的团队或大模型,你也是普通人。

之前我建议“普通人”在股市里的投资,不超过净资产的2%。

随着国家战略的转换,股市在经济转型、化债、建立社保制度中意义越来越大,我建议“适合炒股的人”可以适度加大股票配置。我个人目前的配置量为净资产的5%,未来可能逐步增加到10%。顺便透露一句,我的仓位主要在港股通。

我的资产仍然以大城市核心区优质不动产为主,占比超过85%。未来这个比例也不会低于70%。

最后再强调一下:股市风险不低,多数人不适合炒股。国家对自媒体谈论股市有严格规定。我不会在任何场合向粉丝推荐个股,目前网上有冒充我的谈论股市的账号,多次投诉仍然不能根治,大家不要上当。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