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中美之间,最近有三个大消息值得关注:
1、今天早上8点,“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核心内容是:双方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
也就是说,双方在第一轮90天暂停期结束后,开启了第二轮90天暂停期,为正式签约赢得了时间。
2、昨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喊话中国:要求中国增加采购美国大豆,达到之前的4倍(增加三倍)。
3、美国和波兰官方此前均证实,波兰总统将于9月3日访问美国,在白宫跟特朗普举行会谈。所以,这个时间点老特不可能访华。
特朗普的新要求(4倍采购大豆),以及不来捧场(9月3日活动),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和商贸谈判?
对中美贸易(关税)谈判,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早在去年12月,我就预言中美会有第二轮贸易战,而且达成第二轮贸易协定的时间会大大短于第一轮的20个月(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
一度有很多读者质疑我的观点,认为中美不会再有协议。后来的事实证明,虽然博弈更激烈了,但谈判进展更快了。
这就是国家博弈中有意思的规律:总能量是恒定的,如果冲突加剧,往往意味着耗时将缩短。
中美能在“斯德哥尔摩会谈”再次延期90天,是好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延期跨越了朗普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的关税。
事实上,特朗普已经对印度动手了。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第二大买家,再加上不愿意开放国内市场,被特朗普加征了25%的关税,实际税率达到了50%。
但对于最大的俄罗斯石油采购国——中国,特朗普没有宣布任何新的措施,还延长了90天缓冲期。
这证明了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对中国是另眼看待、比较慎重的。
他用比较客气的语调,提出了一个新要求:让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大豆,增加3倍、到原来的4倍。
这可能实现吗?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中国一共进口了2213万吨美国大豆,同比下降了5.7%。
同期,中国进口了7465万吨巴西大豆,同比增长6.7%。此外,中国还从阿根廷进口大豆410万吨,是2023年进口量的一倍多。
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达到了3416万吨,占当时中国进口大豆的40.7%;而2024年,从美国进口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的比例为21%。
中国2024年一共进口了1.05亿吨大豆,如果从美国的采购量从2213万吨翻四倍,就是8852万吨,金额上将达到520亿美元左右。
500多亿美元,对中国是小菜一碟。但如果让美国的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的88%,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有意思的是,美国2024年大豆的总产量只有1.22亿吨左右,对外出口5220万吨左右,特朗普就希望中国进口8800万吨,看来他的数学的确是体育老师教的。
中国为何每年要进口这么多大豆?
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太少,存在粮食缺口。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耕地大约19.29亿亩(卫星实测数据略大一些,但存在一定抛荒现象)。如果每年进口的1亿吨大豆完全自己生产,需要至少增加7亿亩耕地。
大豆产量比较低,所以中国把有限的耕地用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了。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是用来做饲料,给老百姓增加肉类、蛋类了。此外,还有一些榨油了。
中国大豆的自给率只有22%左右,接近80%需要进口。能给中国大量供应大豆的,只有美国和巴西。其他大豆出口国,无论年产量还是出口量都跟巴西、美国不在一个量级上。
美国拥有25亿亩耕地,比中国多30%,但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巴西耕地面积接近中国的一半,但人口只有中国的七分之一。所以美国和巴西,都堪称世界粮仓。
最近特朗普看巴西不爽,希望用大豆问题一石二鸟,来解绑中国和巴西的关系;同样,他还希望通过石油二级关税,让中国和印度疏远俄罗斯。
但这很难达到,因为特朗普每天都在变,让大家很难信任他。
大家更珍惜靠谱的朋友。
大豆、石油、天然气,这些都是特朗普希望中国大力采购的。他的目的能达到吗?
如果他满足了中国的需求,当然可以达到。比如他实质性降低中国的关税,放松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如果他在这些方面比较吝啬,中国能增加的采购额度也会比较有限。
之前我在文章里讲过,超大国内市场就是谈判筹码。美国用国内强大消费能力为筹码,可以对全球发动贸易战。
中国手里也有很多牌:我们的工业制成品占全球三分之一,部分品种全球占比超过一半,甚至高达80%以上。这就需要大量采购原材料。
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现在经济不那么热了,中国的采购需求就是重要的牌。
特朗普的支持者里,很多是传统能源、农产品的生产者。这些商品的买家,主要是中国。
所以中国的杀手锏不仅是稀土,还有巨大的原材料采购能力。
看懂了这一点,就会知道:中美最终会达成协议。美国要把原材料卖给中国,同时需要中国的精炼稀土;中国则需要把产品卖到美国。
大家都需要对方,这就是达成协议的基础。
特朗普不来捧场9月初的大活动,会带来什么影响吗?
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这在预期内。我之前文章分析过原因,这里不再赘述。
最近还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
特朗普和普京将在本周五(8月15日)在当年俄罗斯卖给美国的土地——阿拉斯加会晤。
阿拉斯加的陆地面积接近172万平方公里,比新疆还大,大约相当于10个贵州省。1867年,沙皇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担心阿拉斯加被英国抢走,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它贱卖给了美国。
由于当时测量技术有限,双方交易合同上写的阿拉斯加的陆地面积为151.9万平方公里(58.7万平方英里),后来发现实际多了20万平方公里。
普京要求在阿拉斯加跟特朗普会面,大概是想提醒美国人:阿拉斯加是俄罗斯在受到英法挑战时,让美国“捡漏”获得的领土。或者说,是俄罗斯为了保住克里米亚(后来划给了乌克兰)而付出的代价。
现在,俄罗斯同样受到了欧洲的挑战(北约不断东扩),仍然面临保护其在乌克兰利益的议题(比如普京希望通过新的协议,正式拿下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东部)。俄罗斯需要的是全面胜利,需要的是“故土新归”。
最后我们算一笔账,看看俄罗斯卖阿拉斯加的720万美元,如果换成黄金,或者以卢布存款方式保存,目前分别值多少钱。
1792年到1873年,美国官方规定1美元相当于1.6038克黄金。所以,720万美元相当于37.13万盎司黄金,按照最近价格相当于12.6亿美元。
美国这笔720万美元的购地款是通过银行汇票支付的,俄国最终以黄金形式结算,存入伦敦巴林银行(当时正跟俄罗斯打仗的英国,竟然没有冻结这笔钱)。
如果这720万美元兑换成当时的卢布,大约是936万卢布。这些卢布在1921年被删除了4个零,变成了936卢布。1922年,又被删除了两个零,变成了9.36卢布。
1924年,又被除以5,变成了1.872卢布。1947年再次币值改革,又除以10,变成了0.1872卢布。1961年,再次币值改革,又除以10,变成了0.01872卢布。1994年,又删除了4个零,也就是除以10000,大家可以算算还剩多少。
假设这笔钱放在银行里,每年有3%的利息,158年可以膨胀107倍,则大致可以算出这笔卖阿拉斯加的钱如果以卢布方式存在银行,目前仅为万分之二卢布。目前卢布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大约是80卢布换1美元,黑市里卢布更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