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与全球资本再配置的背景下,港股医药市场因其独特的资产结构与产业代表性,正成为布局医药未来趋势的重要阵地。南方基金旗下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QDII,代码:A类019415/C类019416)凭借对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与主动管理能力,力争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港股医药投资的优质工具。
港股医药:创新与趋势的集中载体
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发起(QDII)基金经理叶震南表示,港股医药市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资产结构高度贴合医药产业的未来方向。Wind数据显示,港股医药中 约70% 为创新资产(创新药产业、创新器械等),约20% 为新兴医疗形式,如新消费医疗、银发经济、互联网医疗和 AI 医疗等。这种结构使得港股医药天然成为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β的集中体现——创新药产业链(CXO、创新药企)的全球突破、新消费医疗的崛起、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均在此形成合力。
他表示,港股医药市场与 A 股呈现一定的产业互补性。A 股医疗上市企业中,中药相关、医疗设备、IVD和零售等板块占比明显较港股更多,而港股则更加聚焦创新产业链,这种差异让港股医药成为把握全球医药创新趋势的关键窗口。对于投资者而言,布局港股医药,相当于是布局了中国医药创新的发展趋势,布局了具备巨大增长潜力的全球医药市场空间。
创新驱动:产业逻辑的核心支撑
叶震南认为,创新药产业链作为港股医药的核心资产,其长期价值源于多重产业红利的叠加,一方面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获全球认可,临床早期管线通过 License Out(对外授权)实现出海,管线价值持续重估;另一方面,国内医保支付支持与全球市场打开(万亿美元级市场)形成双重支付空间,为创新药商业化提供广阔舞台。
同时,海外大型药企专利悬崖与中国工程师红利的结合,加速了创新药的研发与 BD(商务拓展)变现节奏。这种“全球分工+本土创新”的模式,让港股创新药资产具备了长期增长的底层逻辑,也成为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发起(QDII)重点布局的核心方向。
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发起(QDII):震荡期控回撤,趋势期享弹性
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发起(QDII)的核心定位,在于平衡风险与收益,让投资者 “舒适参与”港股医药投资。在震荡期,基金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如精选低波动标的、分散配置)降低回撤,力争为投资者提供省心布局的空间;在牛市趋势期,则通过紧密跟踪产业β,力求充分享受港股医药的弹性红利。
叶震南强调,医药市场涨跌互现,精准择时难度大,普通投资者更需要 “布局期拿得住、上涨期跟得上” 的工具。历史医药行业的回报显示出行业收益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一轮周期的波峰波谷可能历经数年,而周期中的波动也是非常明显的,且不同阶段的收益来源也是分散在不同的子行业中。对于投资人而言,可能最佳的方式并不是试图精准预测每一个低点参与波段,而是在震荡期进行定投布局,选择回撤可控的工具积累底部持仓,然后追求享受一轮获益。过于集中的策略往往会放大潜在的波动,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发起(QDII)力争通过主动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捕捉创新药、CXO、新消费医疗等板块的轮动机会,避免单一赛道押注的波动风险,从而提供更多元的收益来源,力求在控制波动和回撤的基础上,为投资人提供参与趋势的工具。叶震南认为,底层资产的自身突破与市场认知修复提供了一轮趋势中最主要的上涨动力,而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更多是风险,创造的α应该是更优化的风险收益比,更舒适的投资人实际持仓体验。
主动管理的α:在产业趋势中精选机会,提升投资体验
叶震南表示,基金的超额收益并非依赖单一赛道押注,而是源于系统性的投资框架:通过止盈策略控制泡沫风险、挖掘港股通外被低估的优质标的、布局因市场麻木而错杀的高认知度个股,最终形成 “主流资产跟β+ 小众资产补弹性” 的组合。这种方式既抓住了港股医药的核心趋势,又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波动,提升投资体验。
在医药产业向创新、消费、科技融合升级的浪潮中,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发起(QDII)以港股医药的产业趋势为锚,以主动管理能力为翼,力争为投资者搭建一座连接医药未来与资本机遇的桥梁。
— 证券市场周刊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