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速来围观!年内翻倍股达268只,近1月数量激增,有你的票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览富财经网 时间:2025-08-12 18:30:35

近期,上证指数成功站上3600点,部分个股也迎来大涨,股价较年初已实现翻倍。

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今年实现翻倍的个股数量达到268只,相比6月底增加了125只。

览富财经网发现,年内翻倍股多数都是中小盘甚至是微盘股,市值集中在100亿元以下。同时,这些公司归母净利润普遍不高,其中78只个股去年还处于亏损状态。



近1月翻倍股数量激增

8月以来,A股市场延续上攻态势。截至8月11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647.55点,最高一度触及3656.85点,距离3674点仅一步之遥。相比6月底,三大指数均实现大幅上涨。

指数不断走高,个股股价也快速攀升。根据iFinD数据,截至8月11日收盘,年内翻倍股数量达到268只,相比6月底增加了125只。其中,有40只个股涨幅超过200%,12只个股涨幅超过300%,1只个股涨幅超过1200%。

具体来看,截至8月11日收盘,上纬新材(688585.SH)今年累计上涨1238.36%,排在个股涨幅榜榜首。*ST宇顺(002289.SZ)、舒泰神(300204.SZ)紧随其后,分列第二、三位,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646.35%、601.75%。排在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联合化学(301209.SZ)、长城军工(601606.SH)、胜宏科技(300476.SZ)、北方长龙(301357.SZ)、菲林格尔(603226.SH)、*ST亚振(603389.SH)、昂利康(002940.SZ),这些个股累计涨幅均超过300%。



从板块来看,来自创业板和主板的企业较多,分别为93家、92,科创板和北证分别为45家、39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汽车、基础化工、国防军工企业数量较多,分别达到47家、43家、28家、25家、17家。



190只翻倍股去年盈利,78家亏损

从企业业绩方面来看,翻倍股企业归母净利润普遍不高,190家翻倍股企业处于盈利状态,其中只有新易盛、巨人网络、ST华通、康弘药业、景旺电子、胜宏科技等6家企业去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



相比之下,78家企业去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荣昌生物(688331.SH)、振东制药(300158.SZ)、利元亨(688499.SH)等个股去年亏损均超过10亿元。

从总市值来看,不少个股都是中小票甚至是小微盘个股,整体市值并不高。截至8月11日,即便股价已实现翻倍增长,但超六成翻倍股市值处于1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仅有新易盛、胜宏科技、ST华通三只个股市值超过1000亿元。



此外,*ST宇顺、*ST亚振、ST信通、ST华通等多只ST个股也被资金热炒,跻身翻倍股行列。

后市行情如何演绎?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A股三大指数虽然涨幅不大,但都录得一定涨幅,市场交投活跃,板块性机会较多。上半年市场呈现出哑铃型特征,一是代表成长股的科技板块大幅上涨,如第一季度的人形机器人板块,第二季度的创新药、无人驾驶等板块表现突出;二是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股,特别是银行股表现强劲,多次创出新高。

7月以来,沉寂了一个季度的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再次活跃。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引导下,科技是经济转型方向,也是未来增长相对确定的行业赛道。随着我国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双重突破,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有望走出较强的上行趋势。

对于后市行情,机构的看法也较为积极。中信证券表示,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预计再次同步,财政和货币同时扩张,港股和A股市场有望迎来指数牛市,风格上也会发生2021年以来的重大切换,从持续4年的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的趋势性行情。

在配置上,上述机构建议关注三个长期趋势:一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二是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三是中国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的政策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