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锂电巨头欣旺达遭遇增长瓶颈,“茂名首富”拟赴港募资谋海外扩张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8-11 18:52:14
账上现金百亿仍赴港融资,欣旺达全球化扩张面临资金压力。

8月11日讯(记者 邵雨婷)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之后,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巨头欣旺达(300207.SZ)也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高盛、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若此次IPO成功,欣旺达将完成深圳、瑞士、香港三地资本市场布局,成为国内第三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锂电池企业。

作为全球消费电池龙头,当前,欣旺达总市值超400亿元。虽坐拥107亿现金储备,公司却面临增长难题:产业链议价权薄弱,锂电池价格腰斩导致产品售价持续下滑,锂电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但高额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形成剪刀差,现金流承压明显,海外扩张让公司陷入资金饥渴,迫使茂名首富王明旺不得不启动第四次IPO突围。

三年分红5亿元、豪掷40亿元理财,茂名首富仍想赴港募资

招股书显示,1997年,广东茂名的王明旺和堂弟王威创办了欣旺达,近30年来,公司深耕锂电池行业,主要从事锂电池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涵盖消费类电池、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

时至今日,欣旺达稳居全球消费电池第一名,与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小米、联想、理想、小鹏、荣耀等。据灼识咨询数据,按2024年出货量计,欣旺达在全球手机电池市场市占率高达34.3%;公司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的笔记本计算机及平板计算机电池厂商,市占率为21.6%。

这已不是欣旺达第一次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2011年,欣旺达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公司又在瑞交所上市,共募资近4.4亿美元(约合31亿元人民币)。截至8月11日,欣旺达A股收盘价为21.99元/股,总市值为406亿元。

2023年7月,欣旺达曾试图分拆旗下动力电池板块的主体公司欣旺达动力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估值高达355.6亿元。不过,2022年至2024年,欣旺达动力年内亏损分别为12.6亿元、15.68亿元、18.55亿元。或许是业绩不佳,上市计划迟滞两年至今尚未有动静。公司这才将目光移向港股市场,试图赴港发起第四场IPO冲锋。

作为锂电行业龙头,欣旺达的资金储备算是十分深厚。

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公司曾发布公告称,计划拿出不超过40亿元进行投资理财,不超过3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2022年至2024年,欣旺达分别派付股息约1.2亿元、1.49亿元、2.22亿元,三年间累计派息近5亿元。

此次IPO前,王明旺、王威分别持有欣旺达A股19.60%、7.18%股份,为单一最大股东。凭借锂电池产业崛起,创始人王明旺的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一跃成为茂名首富,《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王明旺、蔡帝娥夫妇以115亿元的财富位列第2295位。

对此,欣旺达表示,公司启动H股上市申请主要为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及综合竞争力。

根据欣旺达的战略,公司拟将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用于实现公司的国际增长策略;用于研发、运营的数字化及智能化升级;用于潜在投资或收购上下游业务;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产品售价下降,应收账款规模庞大,海外扩张亟需资金支持

资金宽裕仍赴港募资,其背后是欣旺达的产业链议价能力较弱,庞大的应收账款规模和坏账风险让公司承受不小压力。

目前,欣旺达的年营收已站上500亿元的高位,但业绩波动较大。2023年,欣旺达营收同比下滑8.2%,为该公司上市13年来的首次下跌。

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欣旺达录得营收分别为521.62亿元、478.62亿元、560.21亿元、122.89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7.63亿元、3.31亿元、5.34亿元、1.65亿元;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2.56亿元、11.9亿元、15.9亿元、4.16亿元。

其中,消费类电池占据公司收入的核心。报告期内,消费类电池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1.4%、59.6%、54.3%、53.8%;动力类电池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4.3%、22.6%、27.0%、24.8%;储能系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0.9%、2.3%、3.4%、2.9%;其他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3.4%、15.5%、15.3%、18.5%。

具体来看,欣旺达的营收中,有四成来自前五大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1%、47.7%、44.3%及40.3%,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6%、24.1%、20.7%及16.5%。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同时,欣旺达的产业链议价能力较弱。

近几年,全球消费类电池出货量存在一定波动,受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23年,锂电池价格几乎腰斩。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欣旺达的产品平均售价相应下降,导致收入显著滑坡。

报告期内,消费类电池的平均售价分别为66.2元/只、57.6元/只、51.9元/只、46.0元/只;动力类电池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1元/Wh、1.0/Wh、0.6/Wh、0.5/Wh。

这也导致公司存在庞大的应收账款规模和坏账风险。

截至2025年3月31日,欣旺达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52亿元,存在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147.26亿元,但流动负债中存在借款131.94亿元,存在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251.66亿元。

近年来,锂电价格战倒逼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欣旺达也不是例外,报告期内,欣旺达的海外营收占比分别为43.3%、42.7%、41.8%、40.4%。

截至2025年3月31日,欣旺达已有25个生产基地投入运营或建设。其中,公司在海外设有6个生产基地,分布印度、越南、泰国及匈牙利。

2024年7月,欣旺达决定在越南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用于生产消费类电芯,SiP模组及电池包,总投资不超过20亿元。越南基地预计于2026年开始试生产,2026年底约30%的设计产能投入运营,2028年全面投入运营。

在技术迭代加速与价格战白热化的双重挤压下,锂电企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生态竞争,当消费电子红利消退时,全球产能布局既是突围路径,也是新的财务杠杆,看似不差钱的欣旺达,在竞争惨烈的锂电赛道,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扩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