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产业驶入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深水区,“技术” 成为定义未来的核心密码。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奥迪而言,这份对技术的执着不仅刻在基因里,更在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中产生不一样工业反应。
8 月 7 日,一汽奥迪技术周在杭州圆满举行,这场以 “百年奥迪 王者归来” 为主题的盛宴,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是为大家带了期待已久的两款热榜产品,虽然姗姗来迟,但结果仍然让我们惊喜。
其实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标杆,一汽奥迪面对产业转型,构建了 PPE 豪华纯电平台与 PPC 豪华燃油智能平台,形成 “双线并行” 技术矩阵,深度融合 “德国精工” 与 “中国智慧”,通过与华为、宁德时代等协同创新,实现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领域本土化突破,强强联手能够底气十足。
在现场,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也表示,从 PPE 到 PPC 的大规模产品布局,是对中国市场长期承诺的体现,而技术周正是这份承诺的直观展现。
在现场上,PPE 豪华纯电平台的首款产品 —— 一汽奥迪 Q6L e-tron 家族正式上市,以 “34.88 万元 - 39.88 万元” 的限时尊享价上市。家族包含 Q6L e-tron 与 Q6L Sportback e-tron 两款车型,其中超长续航版分别为 34.88 万元、36.88 万元,首发领航版则为 37.88 万元、39.88 万元。
作为纯电旗舰,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科技与性能的双向进化”。
前不久我们也在长春对这两款车进行了试驾。外观方面,选取了长轴短悬的设计,并且打造中国市场专属的sphere前脸,整个车身线条并没有因为体积大而显得臃肿,反而车身线条更显流畅。
在智能驾驶这方面,车型搭载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 ® 系统,配备 2 个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等感知硬件,可实现无图 L2 级辅助驾驶,在整个试驾过程中确实展现出 “人机共驾” 的从容,但希望大家明确,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纯电车型大家更关心的是安全,续航等一系列。Q6L e-tron 家族三电性能同样亮眼:107kWh 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带来 765 公里 CLTC 续航,充电 10 分钟即可补充 294 公里续航;800V/400V 全域智能适配技术,彻底解决充电桩兼容性痛点。在安全问题上,我们也了解到车身采用 34% 潜艇级热成型钢,电池区域以 9 层玻璃钢纤维护板与 “4 横 3 纵” 框架防护。
除了产品上的一些亮点,Q6L e-tron家族也学会了用小心思“俘获”女性车主的芳心。在现场带来女王尊享礼遇,女性用户可享15,000积分权益、管家式服务保障和高端取送车代驾服务。
与纯电旗舰同步登场的,还有 PPC 豪华燃油智能平台的首款车型 —— 一汽奥迪 A5L,以 “23.98 万元 - 28.98 万元” 的心动价,证明燃油车的智能化革新仍有广阔空间。三款配置中,运动版 23.98 万元,运动版 Plus 25.68 万元,运动版 quattro 28.98 万元。虽然一汽奥迪这边来的比上汽较晚,但价格上也更划算了一些。
外观方面,我们也早在车展上见过实车。整体设计上,A5L 以 “形式追随功能” 为理念,打造0.618 长宽比与 0.604 轴长比的黄金分割,尤其是搭配猎豹仿生学引擎盖线条,在兼顾美学与实用性的同时,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轴距较海外版增加 77mm 至 2969mm,带来媲美 C 级车的空间;全系标配的 “云感座椅” 针对中国人体型设计,含 60mm 可调腿托、9 种按摩模式与高密度泡沫层,有机会还是要亲自体验一下。
智能化不用说,是一直以来大家都关注的热点,也是其最大突破:搭载 E³ 1.2 电子电气架构,11.9 英寸虚拟座舱 + 14.5 英寸中控屏 + 10.9 英寸副驾娱乐屏实现五屏联动;华为乾崑智驾 ® 技术的引入,让这款燃油车也能实现城市及高速高阶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的恒温自清洁设计更适应复杂路况。
动力上,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搭配 HDI 双电机智混系统,起步响应更快,低速可纯电驱动,兼顾性能与平顺性;quattro 智能四驱系统与可变转向比,让操控精准度再上台阶。安全方面,42% 超高强度钢构建的笼式车身,配合 9 气囊与 “一拉两用” 机电双保险门把手,全方位守护出行。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行业共识的今天,一汽奥迪没有盲从 “非此即彼” ,而是以 “油电共进” 的战略,证明真正的豪华应尊重用户的多元选择,从 Q6L e-tron 家族到 A5L,无论是追求纯电的科技与环保,还是偏爱燃油的驾控与成熟,我们很高兴都能从一汽奥迪找到适配的高价值产品。
PPE 与 PPC 平台的并行,既延续了奥迪百年的德系精工,又通过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让产品更懂中国路况、更贴中国用户习惯
站在累计销量即将突破 1000 万辆的新起点,一汽奥迪用技术周的盛宴告诉我们:转型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当纯电车型以 765 公里续航打消里程焦虑,当燃油车以高阶智驾打破 “智能专属电动车” 的偏见,技术的终极意义便显露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