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汽车 » 正文

理想i8创飞卡车:东风柳汽不干了,中国汽研尴尬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佳 易车 时间:2025-08-01 20:07:32

理想i8的上市发布会上,现场播放了一段测试视频:理想i8和一台卡车以相对速度100km/h正面碰撞,理想i8没事A柱、B柱、C柱和门梁均无变形,但卡车车头倾翻,驾驶室和货箱分离,四轮原地起跳。引起轩然大波,大家都觉得太违反常识了,违反物理定律了。理想i8车重2.6吨,实验用卡车在侧面喷漆标明总质量8吨,这就相当于一个100斤的瘦子把一个300斤的相扑选手创飞了。

东风柳汽不干了 中国汽研尴尬了

 

所使用的卡车是东风柳汽旗下的乘龙卡车,抖音直接回复“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法务介入处理。乘龙卡车称测试结果“不可能出现”,指出卡车驾驶室有三道机械锁止装置(保险插销+液压锁+千斤顶),正常碰撞中同时失效概率极低,暗示测试前锁止机构被破坏。

 

还发布声明指控理想“非法使用侵权视频”,通过自定义场景(空载卡车、非常规角度)误导公众,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龙骨驾驶室”和四层吸能结构,符合国标及欧盟安全标准。

 

理想的回应是理想i8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试验场地、测试设备以及市场端随机购买的测试卡车均由检测机构提供,理想汽车没有任何指定。理想的产品负责人在微博对质疑作出回应:邀请乘龙卡车复测,可以直播对撞。

 

中国汽研证券部表示:测试符合规定,未因客户需求调整参数,但承认属于“非强制性开发验证项目。部分工程师分析卡车“低头”是设计中的缓冲机制(驾驶室倾翻结构),非质量缺陷。

 

理想大赢 乘龙小赢 中国汽研输了

 

这个事件的结局一定是一大赢,一小赢,一输。

 

大赢是理想,反正测试也是第三方权威机构做的,流量起来了,创飞卡车的标签有了,汽车市场内卷成这样,能有一个鲜明的标签太重要了,还有持续的讨论话题,长尾效应意味着有更多流量,更多到店用户,有更多机会转化下单。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一提起理想i8,创飞过卡车,无形中种草了理想i8安全的心理猫点。按照定位理论,一类事物用户最多只能记住七个品牌。选电动车的时候,冰箱彩电大沙发再加个桌板和安全,理想i8是有了一把交椅。

 

一小赢是让很多人知道了原来中国有个叫东风柳汽的公司,还是央企,他下面有个乘龙卡车,涨知识了。微信指数显示乘龙卡车7月30日整体指数值日环比提升5595.14%,在此之前指数只是十万级,7月31日一下达到了亿级。这破天的流量是可遇不可求的,祸兮福所倚,

乘龙抓住机会证明自己的产品力,销量上涨不是难事。

一小输是科研院所转制而来的中国汽研,给钱啥也干,这次到底是乘龙被摆了一道还是中汽研被摆了一道,我们不知道,反正中国汽研这个具有商业机构属性的公司公信力肯定又下降了。

 

到底谁对谁错?

 

中国汽研和中汽研一字之差,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中国汽研总部位于重庆,中汽研总部位于天津。

 

中国汽研全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5年3月,是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后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国汽研隶属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汽研全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中汽研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

 

中国汽研以汽车工程技术研发为主,提供检测认证、工程服务和产业化应用,中汽研是国家级汽车科技研发与服务机构,负责制定行业标准,如C-NCAP碰撞测试标准。

 

这次理想i8和大卡车对撞测试的是中国汽研。理想i8和大卡车对撞并不是首次,中国汽研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全称是中国汽研超级碰撞试验,英文名字是SUPER CRASH,是安全极限探索平台试验。试验还包含重卡动态侧翻压顶试验、重型卡车双重魔鬼夹击碰撞等项目。

 

按照中国汽研的解释,是为了考核车辆面对复杂多变的极限碰撞安全,开展极限试验项目策划,供车企进行安全试验挑战,以推进中国汽车质量提升。

 

测试中,被测试车辆乘用车以60km/h与一辆40km/h的卡车全宽正面碰撞,两车相对碰撞速度达到100km/h,该碰撞速度超过各国主流新车测试评价规程中的完全重叠正碰速度,工况比常见事故更为严苛。

 

2023年3月问界M7就进行了卡车和乘用车正面碰撞,碰撞时卡车后轮也在一瞬间离地,2024年极狐阿尔法S5的测试更狠,与对向重型卡车正面碰撞,然后被另一辆重型卡车追尾双重夹击。从网上能找到当时的新闻报道,只不过视频画面是很普通的试验撞击,没什么传播和话题,

理想i8这次能引起滔天舆论,首先是理想i8的流量确实大,其次这次碰撞使用了俯拍、慢动作、特写、悬念制造多种电影级别的艺术表现手法,视觉冲击力更大,大家饶有兴致拿起放大镜逐帧分析。毕竟爆米花电影谁都能八卦一下,科学试验太枯燥了。

 

在研究两车碰撞的过程中,笔者尝试着捡起了高中物理知识,分析撞车的动量守恒和动能损失,在非弹性碰撞下,车体变形吸能,动量守恒,动能部分损失。系统合外力为零时,总动量保持不变,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与质量和速度都成成正比,卡车与理想i8对撞后共速运动,总动量方向应该由质量大的一方主导。而动能是标量,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量决定撞后怎么动,动能决定撞得有多惨,卡车被弹飞需要很大的动能,确实存在疑点。

 

也存在一种情况,理想i8低矮的车头设计,直接撞击卡车前下部,形成向上力矩,导致卡车车轮离地,加剧驾驶室的结构分离。但按照安全设计,驾驶室应该向后移动溃缩吸能,而不是飞脱增加危险系数,而且三道独立的机械锁同时失效的概率很低。

 

卡车原地起跳,让笔者联想起了美国的一档节目:博茨大战《BattleBots》,底盘低的机器人会将重心高的机器人铲飞。

理想i8和卡车的相对速度是100,但是两车的各自速度不同,最终的效果也不一样。包括路面、车辆本身结构变化、空载满载都有关系,至于真相是什么样的?还是挺期待复测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