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淘宝、美团、支付宝都在做AI导购,能不能用你的消费数据?

IP属地 中国·北京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5-09-17 14:24: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今年以来,许多通用型Agent产品已经冒头。如今大厂正在开启下一步——把“智能体”嵌进核心产品,在每个APP里增加能办事的AI助手。

近期淘宝主页在内测一款“AI助手”,主打多轮对话导购:用户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会一步步追问和筛选,最终给出文字总结+商品卡片的回答,引导下单。

美团的首个Agent产品“小美”在9月初开放内测。其是一个独立App,可以调取美团和大众点评等功能,帮用户点外卖、找本地餐厅,或者提供相关的生活消费问答。

支付环节也开始智能化。9月11日,支付宝宣布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率先在瑞幸咖啡的AI 点单助手“Lucky AI”上线。此前用户用瑞幸的AI助手“Lucky AI”点单后,还需手动确认支付,如今只需一句“下单”,完成身份验证即可自动支付。

可以看到,各个消费平台在抢滩智能体,它们的共同作用是提供消费决策、缩短成交时间,相当于平台搜索/推荐功能的延伸。

过去,平台的搜索结果往往十分依赖用户的历史足迹、行为数据,现在的AI导购员也一样。以小美为例,当用户授权同意后,对小美说“帮我随便点个减脂餐”,它不是广泛搜罗结果,而是会“对比用户的历史订单,推荐相似的健康餐品选择。”

淘宝已经全面上线的“AI万能搜”也有类似设计。其内容框下设了选项,21记者打开搜索手链时,AI根据“之前您浏览的商品和购买记录”,准确推荐了21记者搜索、加购过的海外品牌手链;随后关闭该选项,这些商品没再出现。

据虎嗅报道,淘宝内部对“AI万能搜”的定位是“用AI能力,去升级电商生态内原本的搜索系统。”目前淘宝的AI助手和AI万能搜都属于“搜推智能产品事业部”。这两个产品所涉及的AI搜索环节,“搜推团队”针对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做了非常多的专业优化。

那么,这些AI导购具体会调用哪些用户数据?

小美的《用户协议》里解释:经过单独授权同意,可能会获取您在您在使用我们关联方(如美团、大众点评)服务时产生的订单信息、行为信息,以向您展示和推荐更符合您偏好的产品。21记者进一步查看美团的《用户协议》,这些信息大概包括浏览、搜索、点击、收藏、分享、评价、添加至购物车数据。

淘宝与AI万能搜相关的《个性化协议》里,也写道:智能电商导购服务中,我们会匹配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商品、服务。21记者进一步查看淘宝的个性化推荐,收集信息包括浏览记录、点击查看记录、搜索查询记录、收藏、添加至购物车、交易、售后、关注分享信息。

瑞幸APP的《用户协议》则表示:当您参与AI互动活动时,如果您在互动中希望我们为您推荐产品,我们需要使用您的历史订单数据。

消费偏好是AI导购员的“燃料”。这些数据能帮助平台精准理解用户、提高成交转化率,但也伴随风险。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北京)律师程念提醒,消费和行为数据往往包含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导致骚扰、诈骗甚至财产损失,所以必须充分告知用户使用场景和风险。根据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消费记录、交易记录、网页浏览记录均被明确列为个人敏感信息。

平台能不能用、能怎么用这些数据?主要取决于两关:

第一关是合规文本。按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平台必须明确告知、取得同意,个人敏感信息还需要单独同意。如果原有《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没写到AI导购会用此类数据,那么需要更新条款,征得用户授权。

第二关是功能设计。2022年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要求,要用个人信息进行个性化展示,需要提供“便捷的关闭方式”。换句话说,用户要有拒绝权。

21记者注意到,目前美团和淘宝都为“AI导购”设置了单独的拒绝选项——“小美”登录后有一步单独授权同意,淘宝用户可随时开关选项。而瑞幸的AI推荐,则要到设置中统一关闭“个性化推荐”。


“其实法律并没有明确要求,平台的每个推荐功能都需要设置一个关闭按钮,也没规定必须几步内关闭。”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丹君说。“不过从实践上看,网信办等主管部门通常会考察用户的操作负担。如果个性化推荐的关闭按钮隐藏太深,需要多层菜单才能找到,可能会认定为变相设置障碍。”

两位受访者都建议,总体而言,如果整个平台只有AI助手用到个性化推荐,一个全局关闭按钮即可;但如果AI助手是一个新增入口,最好为其单独设置“关闭个性化推荐”开关——这样更能保障用户选择权,也有助于降低监管风险。

随着各平台的AI功能越做越深,数据调用范围也更广,合规风险更要小心。

程念还提醒,AI导购也在成为信息分发入口,需要防范“大数据杀熟”。平台可能利用用户数据做差异化定价,或通过算法限制用户能看到的商品范围。过度依赖AI导购,可能让用户重复看到相似内容,反而失去发现更多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影响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吴丹君补充道,AI助手可能同时接入搜索、支付、社交等多条业务线,如果内部权限管理不到位,可能出现越权访问、数据外泄。与此同时,消费生态中还牵涉品牌方、广告商、支付、物流等多方,平台也必须确保各种参与方的数据分享,都获得了用户的充分知情和同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