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AITO M7发布,对于华为以及鸿蒙智行来说,这台车极其重磅。
AITO M7是开拓ADS、AITO、鸿蒙智行、华为新业务的重要选手,4年时间4次大改款,充分响应了科技上车之后,市场的“快迭代”需求。
22年AITO M7发布,23年5亿投入升级改款,24年再次对AITO M7进行大升级。
24年全年AITO M7销量接近20万,作为单车均价30万的SUV,其已经领跑细分市场,超过了同价位所有的传统燃油豪华车。
短时间内的销量暴涨,用户数量的骤增,无疑说明了AITO M7是鸿蒙智行的核心关键者,去年销量占比达到了品牌的45%左右。
每卖出100台鸿蒙智行,就有45台是AITO M7提供。
AITO M7推动了鸿蒙智行出色的品牌高度、用户画像的建立,为M9、M8的成功夯实了基础,但考虑到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迭代速度太快、AITO M7需要大换代的综合因素,工程师需要对这台车进行从内到外的升级。
日前,全新AITO M7亮相,这是一台和24款车型完全切割的产品。
一个是,设计上做了彻头彻尾的升级,整个外形设计都进行了大面积的重塑,从设计语言上来看,同步了M8的设计理念。
这种大的设计风格改变,绝对是全新平台的产物,因为老平台想要设计出新产品,难度不亚于再造一台车。
另一个,AITO M7推出了EV纯电版,此前AITO M7没有纯电版,还是平台限制问题,新款车型对底盘、白车身、动力系统等做了全方位的优化。
可以简单的理解,有了EV纯电版,就说明AITO M7是全新平台的产品。
AITO M7的新产品力还有很多,比如说其将会是上市就有ADS 4的产品,而且鸿蒙座舱、华为Drive ONE电驱、192线激光雷达。
这些都是能够让AITO M7站稳30万SUV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30万级SUV市场的销量排名为奥迪Q5L、理想L7、宝马X3、AITO M7,其6月份销量5000台+,销量回退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原因是,AITO M7的吸引力被释放,华为大量供应ADS、鸿蒙座舱给其他车型,同时AITO M7的产品力需要升级,不少用户处于观望状态。
换句话说,AITO M7销量的低迷,是短期、阶段性的。
经历了三年的“入局调整”,AITO序列已经实现了现有产品线路的全新梳理,进化成为了有独立设计理念的品牌,M7、M8、M9的设计理念植入同一元素,非常有利于产品销售。
在外界消费者看来,他们都拥有强大的ADS、鸿蒙座舱等产品力,同时注入了舒适、经济、大空间等优势。
不同点就是价格区别,实际购买价格分别在30万、40万、50万,是AITO用于区隔不同群体的产品。
预计,AITO这三大产品规划,将会完美收割30万-50万级市场,按照现在AITO M8在40万级市场中月均2万的销量、AITO M9在50万级市场中月均1万+的销量,如果AITO M7能回到月均15000的销量高度。
那么AITO品牌的累计年销量将会是50万级,这非常恐怖,已经是一个典型的高端车成功案例。
其成功的法则背后,是掐准了新能源转型的机会,传统BBA在燃油架构下,无法提供更好的出行生活,AITO背后的华为力量,快速注入新鲜的产品力,驾驶辅助、智能座舱,以及不错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这些都是对手所没有、也无法拥有的产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