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每件都想带回家!瞄准养老赛道,模速空间又有新的体验店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文汇报 时间:2025-07-29 22:11:04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刚刚闭幕,在模速空间,紧邻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新添了一家以“AI+养老”为主题的未来生活馆。

这家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场馆,设置有多个分区:如“漫游世界”专区陈列各式助行器,“陪伴机器人”精选的陪伴型机器人,“AI未来生活家”打造了完整的AI适老之家,床椅机器人、助起沙发、纳米助浴等适老化产品。这里汇聚了一批前沿的养老科技产品,帮助银发用户跨越数字鸿沟和使用壁垒。

现场,徐汇区养老事业发展中心常务副院长李华芝饶有兴趣地试戴一款AI助视眼镜。她最关心的是操作的便捷性:“按键够不够大、容不容易按?老人说话带方言,眼镜能准确识别指令吗?”

这恰反映了当前适老科技产品面临的普遍痛点。“很多老人其实有使用意愿,但复杂的界面和操作逻辑让他们望而却步;他们确实有需求,但市场上真正贴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简单易用的智能产品又稀缺且分散。”她说,结果就是怕麻烦不敢试,担心学不会、用不好,索性一开始就选择放弃。


本报记者 王宛艺摄

为解决这些痛点,线下体验店开张的同时,上海市民政局与徐汇区人民政府今天(29日)宣布共建“AI+养老”创新实践区。双方将围绕共立政策规则、共建支持平台、共育融合生态、共创数智场域、共护长者权益五个方面深化合作。目标是从“技术可行”跨越到“用户愿用”,通过引领性政策先行先试,构筑创新策源的功能性枢纽,激活要素聚合的场景化引擎,构建全产业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圈,并筑牢技术向善的伦理防线。

从“技术可行”到“用户愿用”

“轮椅在哪儿?”记者对着佩戴的AI助视眼镜发问。话音刚落,随着记者身体缓缓转向右侧,一个清晰的电子音在耳边响起:“轮椅在您正前方约2米处。”这副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的“电子眼”,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为视线蒙尘的老人们重构清晰世界——它识别台阶、避让宠物、预警障碍。


本报记者 王宛艺摄

老人,容易深陷在柔软的沙发,起身困难。不远处的智能助起沙发,老人或孕妇只需指尖轻触遥控器上醒目的按钮,沙发便安静而稳定地将座位整体前倾至舒适的45角。身体重心自然前移,起身动作变得轻松、优雅且自主,极大地减轻了腰腿负担,找回了自由行动的尊严。


本报记者 王宛艺摄

老人药多、顿次多,容易搞混。健康小护LED智能药盒,是老百姓“点单率”较高的一款产品。它内置智能识别系统,能敏锐地“察觉”错误——一旦老人试图将药片放入错误的格子,或重复取用同一份药,药盒会发出警示音:“请注意,药品放置错误!”或“该药品已服用,请勿重复!”对于漏服的情况,它则会及时记录,并通过App将提醒精准推送到子女的手机上:“今天上午10点的降压药尚未服用。”

Z·Pilot选品官许一言介绍,较之于已有的AI产品体验店的“新、酷、潮”,新开业的养老主题体验馆为提升长者的生活品质打开了“AI+”赋能的新图景。比如眼镜守护行动尊严,沙发保障起身尊严,药盒维护用药尊严,高科技辅助设备在隐私保护与安全监护、智能干预与自主尊严之间找到精妙平衡。未来,店内也会第一时间展示全球搜罗、严格测试的适老黑科技新品。

现场,也有顾客提出:不同品牌传感器、健康设备、智能家电数据互不联通,形成“信息孤岛”。老人需操作多个独立App,子女查看数据也要切换平台。未来,在创新实践区协同下,多设备“不通气”的情况也将改善。

揭榜挂帅落地市场

现场,10个“AI+养老”应用场景及揭榜挂帅项目发布。通过“AI+养老”需求发布以及项目展示,吸引并促进优质项目落地创新实践区,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培育“AI+养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当前,“人工智能+养老”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数智化生态体系有待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机制需加速完善。徐汇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AI+养老创新实践区领航计划正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依托徐汇区行业大模型研发的优势,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打造集“概念研究-产品研发-应用转化”为一体的全链条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眼下,社区已引入“一键通”、睡眠监测、烟感报警器等智能关爱设备,为2万余户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区社会福利院等8家养老机构创建智慧养老院,推进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区民政局与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区内头部企业等开展合作,加速康养机器人技术攻关、生态共建与场景落地。

当天,市区共建,成立“AI+养老”创新应用促进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AI+养老领域的政策制定与监管的决策支持,推动企业和机构研制AI+养老行业标准并开展资质审核,精准匹配技术供给与场景需求对接资本与优质项目,筛选、孵化、推动优质养老AI技术成果走向市场,在机构、社区、家庭落地示范场景并推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