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K集团”)的法务团队第17次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时,这家估值曾达200亿元的潮流零售巨头或许没料到,这场针对媒体的诉讼战会比四次冲击IPO的历程更受资本市场关注。
《投资者网》谢莹洁
当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K集团)的法务团队第17次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时,这家估值曾达200亿元的潮流零售巨头或许没料到,这场针对媒体的诉讼战会比四次冲击IPO的历程更受资本市场关注。
2024年以来,这家孵化出KKV、THE COLORIST调色师、X11等网红品牌的企业,将投资者网等17家媒体及自媒体告上法庭,案由清一色指向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在四度递表港交所均告失效的背景下,这场密集诉讼不仅未平息市场疑虑,反而激起更大范围的讨论。这场诉讼战已成为中国消费企业资本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案例它提醒所有冲刺IPO的企业:资本市场考验的不仅是商业能力,更是与市场对话的智慧。
诉讼战的反噬:从法院判决到信誉损耗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上,原告应当对正常舆论批评秉持一定限度的容忍。的表述格外醒目。这是该院在审理KK集团诉媒体一案时作出的核心判定。
类似的判决结果正在陆续浮出水面。
回溯诉讼缘起,被诉报道的质疑集中在四个维度: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财务健康度、上市前景与估值合理性。
KK集团在法庭上坚称,这些报道是有组织的舆论围剿,17家媒体发布的23篇报道在招股书更新窗口期集中爆发,存在数据误读主观臆断等问题,导致机构投资者在路演中频繁质疑公司估值合理性,直接影响IPO进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