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民生人寿净利缩水七成,难掩内控“失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经理人杂志 时间:2025-07-22 12:28:31



文|王书望 编辑/陈小泉

作为中国首家民营资本主导的寿险公司,民生人寿自诞生起便被贴上“改革先锋”的标签。

早在1994年,全国工商联便牵头组建筹备组,历经八年波折,于2002年召开成立大会,2003年正式对外营业。起步阶段,公司以迅猛之势扩张版图,在市场崭露头角。

然而,20年后,这家“改革试验田”却陷入净利润缩水七成的泥潭。从“高歌猛进”到“失速坠落”,民生人寿正站在转型突围的关键十字路口。

净利缩水七成

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民生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1.27亿元,在业务规模上保持了一定水平。然而,净利润方面却不容乐观,实现净利0.059亿元,同比下滑70%,出现大幅缩水。



图源: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截至一季度末,民生人寿净资产收益率仅0.04%,总资产收益率更是为0.00%,表明公司资产的盈利效率低下,资本运作效果不佳。

投资领域方面,投资收益率为0.83%,综合投资收益率0.19%,显示出投资收益对公司整体盈利的贡献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寿险行业的投资情况在2025年第一季度也较为低迷,行业总投资收益率的简单平均值为0.97%。

在分红险实现率方面,泰康、新华、阳光等公司的产品超过 100%,而民生人寿大部分产品“未达标”。

在其披露的43款产品中,2024年度分红实现率的平均值为53%。这一情况不仅影响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可能降低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度,进而对保险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纵观公司净利润,如坐过山车。自2010年起,民生人寿步入了盈利期。

根据历年年报数据,2010年至2024年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0.15亿元、0.11亿元、0.54亿元、1.39亿元、4.2亿元、13.38亿元、5.84亿元、6.15亿元、5.15亿元、18.71亿元、23.26亿元、7.08亿元、1.74亿元、4.6亿元及6.07亿元。

虽实现了连续十五年的盈利,但波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尤其在2020年达盈利最高峰,随后2021年便出现断崖式下跌。

股权动荡

民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6月,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筹建,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万向财务有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海鑫钢铁集团。然而,经历23年峥嵘岁月,公司股权结构面临较大波动。

作为山西省最大民营钢企,海鑫钢铁因行业产能过剩及经营不善,于2014年申请破产重整,其持有的民生人寿股权成为司法处置对象。法院在2014年和2018年两次裁定将总计7.28亿股的股权转让给民生银行,但实际股权归属仍需通过交易所处置。

另一端,股权被频繁流拍。

2020年7月,山东华乐实业集团率先开启了其持有的1050万股民生人寿股权的三次拍卖。起拍价从最初的4021.92万元一路下调至3619.728万元,然而,降价也未能找到买家,市场反应冷淡。

紧接着,浙灵科技有限公司(泽慰科技前身)也加入了这场“无人问津”的拍卖大战。其持有的3400万股股权经历了三次拍卖,起拍价从1.1764亿元暴跌至1206.36万元,但依然颗粒无收。

2021年3月,湖南前进投资所持的705万股股权也被摆上拍卖台,起拍价仅为1059.548万元,相比山东华乐实业集团的首次拍卖价格近乎“腰斩”,市场对这些股权的热情降至冰点。

此后,民生人寿的股权拍卖策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改为密封报价或面议方式,使得每股价格无从计算,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直至2021年11月,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原属第三大股东海鑫钢铁集团的7.28亿股股权计划变更至民生银行名下。然而,这一变更最终并未落实,股权仍需通过拍卖程序寻找新买家,结果依旧是无人接手。

为积极响应“退金令”要求,中色股份两次挂牌转让所持民生人寿股份,但在2024年的尝试中同样以失败告终。此外,新希望也在去年底计划剥离非核心资产,拟转让其持有的3.392%股份,但截至当前,这笔交易尚未完成。

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生人寿合计21家大小股东,除大股东万向集团占比37.3%,还有5家持股超5%,其余13家股东持股比例不足1%。由于万向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鲁冠球之子鲁伟鼎,因此,鲁伟鼎也是民生人寿的实际控制人。



图源: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内控“失温”

合规是保险公司经营的“生命线”,而民生人寿在合规方面面临不小的挑战。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累计收到四张罚单。

1月3日,浙江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违规事实,被浙江监管局罚款25万元人民币;2月17日,因“给予保险合同约定外利益”,商丘监管分局对商丘中心支公司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罚款7万元人民币。

3月31日,咸阳中心支公司由于在彬州支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遗失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善问题,遭到警告并被罚款3000元;同日,陕西分公司也因“管理不善导致下属机构保险业务许可证遗失”,被陕西监管局警告并处以6000元罚款。而保险业务许可证作为保险公司合法经营的核心凭证,保险许可证的遗失无疑暴露了分支机构的风控疏漏,折射出总部在合规意识与制度建设上的薄弱。

从消费者反馈来看,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具有误导老人之嫌。黑猫投诉平台显示,3月26日,一名投诉者称,自己的母亲不识字,于2010年在民生保险业务员诱导下购买了一份年缴1万元、缴费期10年、15年后可领取20万元的保险产品。业务员当时出示的收益表显示“20万元保底”,并称“民生大银行不可能骗人”。

然而,十五年后,老人到期仅能领取11.5万元,与承诺相差巨大。期间家中遭遇火灾、重病,急需用钱时却被拒绝退保或提前支取。投诉者质疑:为何当初只说保底8%收益,却不提示风险?这不是误导是什么?



图源:黑猫投诉

未来,民生人寿能否平衡社会价值与商业可持续性,或许取决于大股东“万向系”能否重塑合规根基与战略定力。(来源/燕梳师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