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H20“归来” 人工智能产业链机会爆棚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新经济e线 时间:2025-07-20 20:14:49

AI主题或迎二次爆发。



2025年成为名副其实的AI应用元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迅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从追赶者变成了领军者,特别是伴随DeepSeek-R1、Kimi k1.5等国内先进推理模型的面世,甚至在部分领域国产模型已经实现领先,例如在SuperCLUE-Faith中文忠实性幻觉测评中,豆包1.5Pro模型幻觉率仅有4.11%,排名全球第一,超越了谷歌的Gemini和OpenAI的GPT系列模型。

如是大环境前提下,人工智能产业链全线都存在布局和加仓的机会,特别是经历过年初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的高潮后,其经历过一轮回调让估值回到了合理区间,也让投资者对今年下半场的科技股行情充满期待。

从AI应用来看,全球AI应用市场正由对话交互、多模态创作与智能搜索三大引擎驱动。其中,多模态领域爆发力显著,视频生成工具Hula单月增速超1000%,音乐创作平台Suno创新端到端生成范式,验证动态内容创作成为新增长极,生成式技术的场景渗透与生态协同正推动AI应用从工具层面向基础设施跃迁。

结合到投资层面来看,不仅是实现价值转化的AI应用领域,同时包括基础层的算力领域和聚焦算法突破的模型领域,都将能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惊喜。当然,AI领域相对研究壁垒较高,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逐一攻克难度不小,因此借助专业的AI主题基金或是一条事半攻倍的捷径;从这层意义上看,拥有多款细分AI领域主题ETF的头部公司,占据优势。

下半年人工智能领域或惊喜不断

算力、模型、应用有望百花齐放

当前,在全球各国的综合实力比拼中,AI的作用和地位与日俱增,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以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

回眸历史,每一轮科技革命都推动生产力与关键产业腾飞。就我国的情况来看,自去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后,今年更是进一步强调要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中国AI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和产值份额预计将持续提升。

特别是从较为一致的观点来看,2025年有望成为Agent商业落地元年:这主要源于AI的技术创新一直围绕着核心三要素,2025年进入算法创新加上算力突破新阶段,这就为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6月以来AI圈的大事件来看,整个产业链显示出勃勃生机:先是苹果WWDC25大会召开,苹果正在开发一套软件工具包及配套框架,从而让开发者基于Apple Intelligence所采用的大语言模型创建功能。同一时间段在字节跳动的大会上,豆包大模型全面焕新出尽风头。

另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召开在即,涵盖智能算力、AI数据、大模型、度身智能、AI终端、AI for Sciense、AI赋能新型工业化等领域,机器人有望成为重要部分,由各企业机器人入住的“机器人弄堂”将会在大会首秀。

同期,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链博会点赞中国AI企业,DeepSeek、MiniMax等产品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其中MiniMax作为上海本土AI企业,在刚刚过去的6月发起为期一周的“技术发布周”,宣布其在基座模型、多模态技术和通用智能体Agent、视频Agent等领域有所突破。

总结来看,拆分下半年人工智能产业链机会,从价值转化的应用层面看,其将主要体现在机器人、智驾、端侧、眼镜等领域的成果发布上。再从聚焦算法突破的模型层面来看,逻辑推理快速提升,迈向智能体阶段。最后看如同基础地基的算力层面,其分为海外景气度投资以及国内自主可控两大类,对应主要体现在英伟达产业链和国产芯片上。

产业链投资仍处早期阶段

AI技术瓶颈下半年有望突破

2025年下半场,整体AI投资仍处于早期阶段,催化剂包括了机器人路侧、GPT-5等重大技术突破。具体从AI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来看,CPU和高速铜缆技术正解决算力传输瓶颈,国内光模块厂商凭借技术领先优势显著受益。 海外算力升级对国内产业链影响分化,B系列芯片受限但带动配套技术升级。

其中,就英伟达B系列芯片来看,B系列算力倍增且首次采用铜缆架构;国内受限禁运影响较小,海外市场推动800G→1.6T升级,利好出口型厂商。不过令人振奋的是,黄仁勋最新宣布即将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虽然其属于中低端AI芯片,但对于产业的发展来说也属实打实的利好。

从板块来看,AI硬件股集体大涨,新易盛涨停创历史新高。AI应用股表现活跃,鼎捷数智20CM涨停。板块方面,CPO、液冷服务器、AI智能体、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如是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链存在多点开花的机会。

再从细分的下沉赛道来看,今年以来,受AI浪潮的驱动,国内PCB行情持续向好,据市场研究公司Prismark预计,2025年PCB产值、出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8%和7.0%。作为PCB核心基材的覆铜板,今年上半年的产品均价涨幅随之超出预期。算力板块上涨的逻辑之一,就是美股AI核心龙寡头继续历史新高,并且AI应用端持续暴涨。甲骨文等巨头继续加码,产业链上的核心受益PCB、CPO概念公司将持续受益。

而AI领域相对研究壁垒高,因此适合通过专业的AI主题ETF来进行配置。软件ETF(159852)紧密跟踪中证软件服务指数,该指数选取30只业务涉及软件开发、软件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能有效反映软件服务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软件ETF(159852)最近一年上涨61.39%,整体规模达到41.0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同标的产品中位居榜首,这充分显示了市场对它的高度认可。

此外,根据基金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总份额比为52.28%,说明“聪明资金”对这只基金偏爱。普通投资者同样可以通过场外的软件ETF联接基金(A类:012619;C类:012620)进行投资。

为全面助力投资者布局AI主题,嘉实基金在近年同时发行了多只“硬实力”ETF产品。2022年9月30日科创芯片ETF(588200)正式成立,截至7月17日,该基金在四个自然年度中均实现正收益,累计收益率超50%,目前规模311.58亿元,位居同标的产品榜首。2024年4月16日机器人ETF嘉实(159526)正式成立,截至7月17日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28%,近半年规模增长超3亿元。各类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印证了市场对嘉实“超级ETF”指数产品的高度认可,这些产品为投资者布局关键产业“超级机遇”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

从赛道看,嘉实基金在AI产业链布局上已实现从AI基础层到应用层的全覆盖。其中,上游聚焦算力、芯片等硬件技术,中游布局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下游覆盖智慧医疗、智能驾驶等终端应用。除上述ETF外,还包括通信ETF(159695)、集成电路ETF(562820)、信息安全ETF(159613)、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等等,以“ETF立体化工具箱”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为基金投资者开启科技投资的黄金窗口。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