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薛鹤翔:新质赋能,短期扰动不改增长态势

IP属地 中国·北京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时间:2025-11-28 20:18:31

薛鹤翔、唐广华、孙西明(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内容

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自今年8月份以来累计增速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5%。

点评:

工业利润稳增显结构优化。1—10月工业企业利润呈现“累计稳增、结构分化、单月承压”的核心特征,累计同比增长1.9%且连续三月保持正增长,营收持续增长为盈利修复筑牢基础,印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结构上,制造业与电力供应业成为盈利增长主力,尤其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业利润高增并拉动整体增长,凸显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核心支撑作用;采矿业利润降幅收窄,反映传统行业供需格局逐步改善。10月单月利润下降,主因上年基数抬高与财务费用增长(受利率、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属于短期阶段性扰动,不改变累计增长态势。整体而言,工业企业盈利增长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新动能引领的结构优化成为核心亮点,虽短期面临成本与基数压力,但长期盈利修复的韧性与趋势明确。

新质生产力引领工业转型。1—10月工业利润核心呈现“高端制造双擎领跑、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鲜明特征,装备制造与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核心引擎,印证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升级的深层成效。装备制造业以7.8%的增速拉动工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38.5%的利润占比再创新高,8大行业7个实现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行业两位数高增,凸显其工业“压舱石”作用,也反映高端装备自主化与产业链升级成效。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8.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智能电子制造、半导体相关细分领域利润翻倍式增长,精密仪器制造稳步攀升,核心源于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加速,叠加“人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政策赋能。两大板块的强势表现,本质是工业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必然结果,利润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集中,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韧性根基。

新质赋能传统产业利润高增。1—10月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成效凸显,新质生产力深度渗透细分领域,推动利润实现结构性高增,重点行业增速远超大类行业平均水平。石墨及碳素制品、生物基化学纤维等领域利润爆发式增长,核心源于“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突破——前者对接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需求,后者以可再生原料替代化石基材料,契合“双碳”战略与产业升级方向。这种分化增长本质是传统产业“有中育新”的生动体现,政策引导下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精准落地,让传统材料、化工等行业摆脱低端竞争。尽管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与结构性矛盾,但细分领域的盈利突破印证传统产业转型潜力,为工业经济稳增长筑牢基础,也彰显新质生产力并非局限于新兴产业,更能激活传统产业存量价值。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或不及预期;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