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阿里首款AI眼镜1899元起售:争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开始“蚕食”手机市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1-28 20:15:20


企业官方

11月28日讯(记者 朱俊熹)阿里首款自研AI眼镜正式开售。11月27日,夸克AI眼镜正式发布,首发提供S1、G1两个系列共六款单品。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透露,"双十一"期间首批预订夸克AI眼镜S1的用户,即日起可陆续收货,而尚处预约阶段的G1系列也将在年内完成发售。两个系列的AI眼镜均搭载了阿里最新的千问AI助手。

在发布会上,阿里集团副总裁吴嘉作为千问应用负责人首次公开露面。吴嘉表示,眼镜佩戴时间长,与用户使用习惯高度绑定,同时能够捕捉80%以上的人体感官输入,是真正开启AI时代人机交互革命的智能设备,"重要性是不亚于手机的"。

宋刚在会后接受蓝鲸科技等媒体群访时也强调,AI眼镜在阿里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非小投入。阿里正推进未来三年向AI基建投入3800亿元的计划,并考虑进一步抬高金额。宋刚称,在AI仍处投入期时,AI眼镜反而能够通过硬件售卖完成变现,形成商业模式闭环,但需要有足够的用户量支撑。

此次发售的几款AI眼镜中,S1系列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最低到手价为3799元。首次亮相的夸克AI眼镜G1更侧重时尚和轻便,除了不带显示,在芯片、声学、拍摄等硬件配置方面与S1一致,最低到手价1899元起。

阿里智能终端产品负责人晋显指出,S1、G1系列针对不同场景的用户诉求。海外Ray-Ban Meta在销量上的成功,验证了市场对无近眼显示类AI眼镜的真实刚需,可满足第一视角拍摄、听音乐等场景。因此,阿里希望覆盖此类市场,并对眼镜的续航和舒适性进行了优化。而提供双目显示功能的S1系列作为战略性产品,将持续探索并冲高。

自Meta联手雷朋母公司推出智能眼镜后,全球AI眼镜市场硝烟渐起。在国内,小米、百度等大厂已先一步入局,于今年正式推出AI眼镜。此外,亦有Rokid、雷鸟创新、李未可等创企加入这一赛道。依照是否带显示屏、摄像头等标准,可以对AI眼镜进行大致分类。其中,不带显示的眼镜产品价格多在2千元上下,具备屏显功能的产品售价通常更高,例如雷鸟的全彩显示款X3 Pro价格超过8千元。

谈及AI眼镜赛道的竞争时,宋刚对蓝鲸科技表示,这并非单纯的硬件或生态之争,而是全方位、体系化的竞争,涵盖软硬件能力、用户体验、外观以及应用模型等多个层面。

负责人强调,夸克AI眼镜依托千问模型和夸克AI能力。目前使用的是闭源模型,性能要领先于可公开使用的开源模型。"如果厂商不具备模型能力,只能接入而不能根据场景做调优,很难做出眼镜品类的竞争力。"宋刚称。

此外负责人还提到,AI眼镜是端云协同的设备,端侧能力和云端算力同样关键。通过端、云、移动端的协同优化,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但从当下的技术成熟度来看,云端能力更为发达,这也是阿里眼镜背靠阿里云的一大优势。晋显称,目前眼镜在算力上仍需依赖手机,甚至通过手机接入云端,但未来可能会绕过手机。"我们没有说眼镜从今天开始就取代手机了,它一定是慢慢渗透手机的场景。"

像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厂下场做AI眼镜时,尤为强调硬件产品与内部生态的联动。夸克AI眼镜中的千问AI助手已深度融合支付宝、高德地图、淘宝、飞猪、阿里商旅等阿里生态核心场景。宋刚也在群访中指出,目前各家生态不一,早期拥有自有生态的肯定会占有先机。未来产品还将支持MCP协议,打造开发者生态。

宋刚补充称,除阿里系应用外,夸克AI眼镜也会接入其他外部资源。会优先选择契合眼镜使用场景的服务,如航班信息查询、播客、冥想、健康等。虽然当前重心仍放在眼镜这一设备上,但也在构想戒指等眼镜周边设备,同时还在讨论AI对传统硬件的改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