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农村客运超载如何核查?通过大数据怎样精准打击非法营运?局长答问来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1-28 20:14:40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11月28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彭涛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数智技术应用赋能道路运输行业治理与转型发展”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网友:对于农村客运存在超载等现象,是否可以通过运政大平台进行分析、核查问题?

彭涛:在农村地区,每逢赶集、红白喜事等群众用车需求集中时段,农村客运超载问题容易发生。以前,我们只能通过车载视频进行人工抽查,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做不到全覆盖。现在,我们利用AI目标检测模型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车辆载客智能分析,即“AI数人头”,自动判断是否超载,并留存影像证据供核查处置,极大提升了安全监管质效,有效遏制了农村客运超载现象。此外,该技术还可动态掌握客流规律,助力优化班线和运力投放。

网友:如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高效地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彭涛:非法营运确实是道路运输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非法营运由原来的“线下喊客”演变成现在的“线上组客”,发现难、也更难查处。针对这个治理难题,我们创新构建了“数字打非”工作机制。

我们建成了全省“一张网”的运政大平台,汇聚了正规营运客车、高速公路通行车辆、12345和12328群众投诉热线数据。抓住非法营运主要依托高速公路运行的特征规律,运用大数据碰撞识别高频通行高速公路车辆,一般超过30次就作为嫌疑车辆,系统可以准确标注出这些嫌疑车辆的通行时间规律、频繁的高速公路进出口,推送至交通运输执法系统,筛查精准度能达到70%以上。

一旦纳入交通运输执法系统,这些车辆再次通行高速时,高速公路门架就会抓拍嫌疑车辆信息,推送到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终端,执法人员可以根据系统提示的嫌疑车辆的通行信息,提前在高速公路出口精准布控,大幅提升查处效率。

此外,以数据为纽带,强化“两个联动”,推动形成治理合力。第一个是跨部门联动,重点是与公安部门定期比对嫌疑车辆信息,避免更换车牌躲避监管,让嫌疑车辆无处遁形。第二个是高地联动,同一条嫌疑车辆线索,系统自动“双推”给高速公路和地方执法机构,支撑联动布控。

网友:“驾驶行为智能识别模型,实现高风险驾驶行为精准识别”的系统已经在开始普遍运用了吗?可以详细介绍吗?

彭涛:2019年起,我们就推动“两客一危”车辆和农村客运车辆全覆盖安装主防设备,还同步建成了省级主防监管平台。车辆动态监控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G设备,通过卫星定位获取车辆位置、行驶速度,功能比较单一;第二阶段是3G设备,在车内安装监控摄像头,通过人工巡检发现违规行为。

目前已发展到第三阶段,通过主防设备,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实时抓取驾驶员面部状态和车辆前方路况,自动识别抽烟、接打电话、疲劳驾驶、车距过近、车道偏离等14种危险驾驶行为,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我们建立了分级分类处置标准:对于低速运行时车距过近等风险较小的一级报警,按天集中处理,并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对疲劳驾驶等风险较大的二级报警,督促运输企业及时核查,并按规定进行记分、约谈、罚款、停岗学习等处罚。主防系统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效果十分显著,我省道路运输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已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下降、较2020年降幅达62%。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